今天有幸听了廖老师,欧老师的数学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分享式教学,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说的机会,老师只是适时的引导。
比如说在廖老师的课堂《天安门广场》,让学生们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不同,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分享和总结提炼出观察的方法:
1.看到的物体的面和棱可以确定物体,2.明显的建筑物,3.排除法,4.距离,5.模拟实验。
这些词汇都是学生们自己通过辩论总结归纳出来的,同时每个环节让孩子们上台分享是非常好的,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探讨。
第二节课是欧老师带来的《植树》,本堂课把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其实就是在结构化知识,再进行单元结构化。
第一环节:回顾复习
老师通过复习前三节课学习的知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从中理清本单元知识脉络。(通过复习让孩子大胆猜测本课学习内容是什么?)
第二环节:新知学习
老师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提数学信息,这和常态的教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孩子们就可以自主的根据问题探索,寻找需要的信息,从而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精彩片段1:
问题: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
生1:多少个班?一共多少棵树?
师:假如一共36棵数,3个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36÷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到每班
师:那36÷3怎么做呢?做在学历单上
(师当小蜜蜂采蜜,收集学生作品)
听课片段1 听课片段2第三个环节:回顾本课内容
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整十数÷
一位数,一位数÷一位数。
【听课反思:1.教学时有意识渗透结构化,把教师的结构化转化为学生的结构化。2.教学更多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小组交流合作。】
1.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分工:主发言人、记录人、技术人、主持人
2.小组分享四件事:看见、解释、提问、记录。
感谢导师提供的机会,幸运的自己,加油(ง •̀_•́)ง(❁´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