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李维娜,是我医学院时的同桌,舍友。从05年毕业实习至今,因为我们一直在不同的城市又因为工作时间、性质的原因,不常见面但总有联络,发微信或者打电话谈谈天说说笑。
她报名去武汉我是知道的,但是当时交大二附院已经去了一批人,我甚至心里还在庆幸着,我想她是去不成武汉了。
就在几天前的早晨,我从隔离病房下班回到宿舍,看到了她发的微信。“同桌,第一时间告诉你哦,我明天就去武汉了。”发送时间是前一天晚上的十一点多,而当时的我正在隔离病房上夜班,没能及时回复她的微信。可是就是这短短十几个字,在我看到的一瞬间,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知道我是担心,感动,还是害怕,赶紧回复她微信的同时又拨打了她的电话,连拨了好几通都无人接听。我想这是出发的当天,而此时应该是她最忙乱的时候了,于是我就放下手机也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挂念,准备晚些时候再打。中午的时候,就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交大二附院援助武汉的消息,我认真的看着新闻里的每一个字,努力的在每一张照片里搜索着她的身影,电话也终于在下午打通了,她说她马上下飞机,已经到武汉了,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开朗自信,我想象她在工作的时候,也会用这样的声音带给那些患者战胜病情的力量。
在她抵达武汉的当天晚上,八点半左右的时间,看到了她发送的朋友圈,内容是结束了培训刚刚回到酒店,图片是酒店楼道的照片。我知道这个时间不会打扰她工作就拨通了她的电话,她告诉我她们要集中培训两天才可以上岗,我问她会被分配去雷神山还是方舱医院?她说她现在也不知道会去哪里,要等培训结束以后才知道,还说反正人已经到了武汉,武汉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十几分钟的聊天没有占用太长时间,我知道她需要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好的精神和抵抗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952/e07b9cbc18c94ecf.jpg)
就在前天我接到了她的视频电话,古人说见字如面,现代的通讯技术确实可以让我们即使相隔千里也不用靠文字去想象对方的模样,她熟悉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容就在我按下接通键的那一刻映入了眼帘,医学生的交流有时的确是匮乏单调的,一接通视频电话她就忙不迭的向我展示着她酒店房间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我了解到她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院区,她们团队整体接收了一个病区,工作量也是很大的。因为工作的医院没有条件洗澡,下班以后她只有乘坐通勤车回到酒店以后才能进行,她向我讲述着她进门以后换下外出鞋,脱掉外套的流程。镜头从她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扫过,她向我介绍着她的居住环境,以此让我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952/df9f1f3f92163d55.jpeg)
聊起援助武汉参加抗疫的初衷,她说非典时候我们都还是学生,那时也被封锁在学校里,哪儿也去不了什么也不能做,她觉得自己在那时就留下了遗憾。所以这次援助武汉报名,她在年前第一批援助任务下达时就报了名却未能成行,当再一次接到援助任务时,她又几次向领导请缨,终于她的名字出现在了援助名单上,她真的很开心,她说她就是要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吧。
说话间,她撩起新剪的齐耳短发,露出脖颈间被剃掉的不足一厘米的头发,我确实惊呆了,我以为曾经宿舍里年纪最小最臭美的她只是剪短了心爱的长发,殊不知她是这样的飒爽!她说为了安全也为了方便,还是剪掉吧,我尽量活跃着气氛调侃她,干脆剃成板寸多帅,她说哎呀我实在接受不了板寸,招牌的声线让她的眉眼与曾经我记忆里那个爱臭美的小女孩在一瞬间重叠,我顿时泪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7952/030554685d12c886.jpg)
看着她发来的短发照片,我夸她那件绿色的羽绒服好看,她说她的绿毛衣也不错啊,我知道我也记得她最爱的颜色是绿色。绿色,一直都是象征生命的颜色,我相信她会在武汉顺利的完成她的工作,给那里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说好了要相约一起看大武汉的樱花,我现在更加期待疫情结束,卸下口罩,在樱花树下露出最美笑容的她的样子。
愿她保重,等她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