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游杂记(三)

秋游杂记(三)

作者: 如月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22:45 被阅读0次
    异木棉
    第三站:大理·喜洲

    漾濞的清晨,空气清新,远山托着雾霭。在这个远方的核桃小城,街上的行道树有核桃树,上面还结着绿核桃,店铺里的干核桃也堆了一地。

    在酒店门口等莲,我看到街前面有一树粉色的花,看上去像假花一样灿烂。我走过去看,原来是一株异木棉,花朵像一只只蝴蝶栖息在树上,树下也有些落花。行道树还有一种鸡冠刺桐,绿叶中开出一串串辣椒似的红花来。在这个远方的小城,有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莲来了,给我们带了核桃和卷粉来,我们又一起去吃了早点,然后便到了告别的时刻。这次相见,中间隔了二十三年;而这一别,此生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再见。尽管我们也极力邀请她以后一定要去我的城市找我,但她在滇西北,我在滇东北,两地相距七八百公里,见一面并不容易。相见时难别亦难,依依惜别,希望以后还会再见。

    离开漾濞,我们启道喜洲。来过大理好几次,但都未到喜洲,在这个秋天,我像想与莲见一面一样,也想与喜洲见一面。

    车子快到喜洲时,路上出现拥堵。我们把车停在路边餐馆前,步行去游古镇。古镇巷口停着几辆用假花装饰得豪华的马车和电三轮在招揽生意,这是古镇特色的交通工具。

    喜洲是大理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古镇上都是具有白族特色的古老建筑。从布局上是“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居民楼青砖白墙、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朱槿花、三角梅随处可见,把清秀的庭院装饰得更加美丽。

    我们穿行在铺满青石板的古镇街巷,街上游人络绎不绝,有悠闲地步行的,有坐车游览的,都边走边欣赏。马车过处,马蹄声达达响起,让人想起郑愁予诗中所写:“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街上的店铺里,随处可见卖喜洲粑粑和喜洲破酥包的,这都是喜洲的特色小吃。

    扎染工坊和扎染商店也随处可见。我很喜欢扎染这种工艺,仿佛布料上还有草木的气息。

    古镇上有很多院落,我们去参观了严家民居。大院中的四合院里,屋里白族居民的陈设还保留完好,供游人参观。有间屋里有白族姑娘在表演,歌台暖响,秋光融融。

    四方街

    古镇上还有两座地标性的建筑。一座是古镇中心的题名坊,旁边的街叫“四方街”,街上店铺云集,游人众多。

    还有一座古老的转角楼,建筑很有特色,看上去既是白族民居,又有西式建筑风格,是个网红打卡地,很多人站在那里拍照。

    转角楼

    从小巷出来,还有一处拍照打卡地,那是村庄外面的一大片稻田,秋天的稻子黄澄澄的,平整如毯,许多游人走到田间小路上悠闲自在地拍照。

    走在喜洲的街头,感觉是热闹的,也是清幽的,烟火的,也是文艺的,可以放慢脚步,慢慢感受。

    在一面围墙上,见到老舍先生《滇行短记》中写喜洲的文字:“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大理石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喜洲真是这样的地方。

    (2021·10·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游杂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ri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