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休闲读品杂志社
文/ 李寻的酒吧
导语
在《品酒笔记:品储藏40多年老酒》一文中,“李寻的酒吧微信公众号”提到笔者一行在2018年底参观了陈学增先生的回味斋陈酒收藏馆,然而不久前获悉回味斋罹遭大火,损失惨重,万幸无人员伤亡,陈先生计划年后重建回味斋,我们在伤感惋惜之余,为陈先生的豁达与振作高兴,期冀通过文字留住些许往昔记忆,同时预祝陈先生和回味斋能越来越好。
陈学增先生的回味斋陈酒收藏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东营后街,在参观之前我们先去了陈先生位于马驹桥镇的老家,我们早早地赶到,见到一处六分地左右的民房,修建了两三层楼高。堂屋住着陈先生的老父母和其他家人,其余的房间大都被他改成酿酒作坊和仓库,其中有发酵地缸二十只、小型蒸馏设备一台、地下酒窖二间,这些设备一次约可用粮两百斤,制曲、蒸粮、发酵、馏酒全由陈学增先生一手操办,至于制曲原料、酿酒原料、发酵周期全凭他的心情而定,小小的酿酒作坊权充当了酿酒实验室的作用。老宅的藏酒地窖,虽然简陋,但能藏酒一百多吨,瓶装酒、坛装酒样样都有。
陈先生的双亲淳朴善良,身体硬朗,老爷子78岁了,精神还很健旺,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休息,一再留我们吃饭,但是我们还要看陈先生在通州城区的藏酒,只好谢绝。
陈学增先生在马驹桥镇老宅中的部分藏酒。
陈学增先生收藏的菊花白酒(右二)和莲花白酒(左二)。
菊花白、莲花白、香白酒合称“京师三白”,是过去北京城内有名的酒。
陈学增先生在老家马驹桥镇的宅院中自建了一处酿酒作坊,这是他购置的小型蒸馏设备。
发酵陶缸
陈先生在老家建的小型酿酒作坊主要用来做酿酒实验。图为发酵陶缸,缸中装满了粮醅,每次酿酒的发酵周期不固定,据陈先生说有一次意外发酵了五个月,刚蒸出来的酒80多度,微黄,回味非常好。
陈学增先生在马驹桥镇老宅的藏酒地窖,可储藏百来吨酒。
中午,我们回到了陈先生在东营后街的住址,这里是他开办的回味斋陈酒收藏馆,做成展厅的样子,比老家的情形略好一点,正屋挂有牌匾和对联,然而对联被随处堆垛的酒箱遮挡住了一部分。原本他打算在另一条街上开办一个正式的酒博物馆,但是后来政策有变,计划搁浅,只能把所有的藏酒挪回回味斋和老宅,所以回味斋现在看起来比较凌乱。
陈学增先生的藏品丰富,但缺乏体系,严格来说,他不算是个藏酒家,因为大凡藏酒家都有一个明确的收藏方向,比如我们这期采访的四川王昊先生,他知道存世的酒太多,没有充足的资金根本收藏不完,所以只收藏四川的酒,他的目标是集全四川各县各个时期的酒。陈学增先生的收藏却是凌乱无体系的,似乎没有特定的想法,天南海北的酒都收入囊中,但必须是纯粮酿造的,是否名牌不重要。不过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了一些玉石酒版画,把有代表性的酒瓶镶嵌在玉石上,构成“酒”字图案,最初计划做99个专题板块,然而因为本地要拆迁的原因,只完成了三幅。其中一幅是中国酒板块,北方的二锅头和南方的茅台酒做了“酒”字的两点,陈先生认为缺了这两种酒,就构不成中国的酒文化。还有一幅是北京酒的板块,镶嵌有通州老窖、二锅头、醉流霞、北京曲酒、潞泉酒等。
回味斋陈酒收藏馆中的“中国酒”主题玉石酒版画。
陈学增先生原计划做99个酒专题板块,现只完成了3幅,这一幅表现的是中国酒。
回味斋陈酒收藏馆中的“北京酒”主题玉石酒版画
玉石上镶嵌有北京二锅头、北京曲酒、醉流霞、燕岭春、通州老窖等北京早期的白酒酒瓶。
陈先生藏酒上千种,他最得意的藏品是两瓶1965年的二锅头酒,2003年时,一瓶要价四万元,因为价格惊人,曾经上过报纸,现今,一瓶酒的价格可能已经超过50万元。据他说,瓶装二锅头1962年才出现,以前全是散装二锅头,对此笔者没有深加考证,在笔者的想象中,二锅头酒(正式以“二锅头”命名的酒,不是指采用二锅头工艺的酒)产生时就应该有瓶装酒,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还需要亲历者提供更多的证据。
陈学增先生收藏的北京瓶装二锅头酒,1965年北京市通县酒厂出品。
来源:李寻的酒吧 微信公众号ID:lixundejiuba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