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结
课
从初一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学的是儒家的大课程,从孔子到孟子,再到王阳明。中间也学过几篇朱熹的文章和他的思想,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想到了不同的维度。每一次学习,每一次落下的文章,也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新的挑战,那么这次我们的传习录学完了接下来要讲讲在传戏录中我所理解的东西。
《传习录》这本书是杨明的弟子们写王阳明思想的一本书。王阳明,我们在八下的时候学习过他的一生和他的思想。而这本书又在我们的理解层面上高了一个层次。把他所讲述的理详细的给我们讲出来,就他一个学生的问答形式想起来。
这个学生就是陆澄我感觉他是不太聪明的,就是有点愚钝,老师给他讲的一个道理是可以举一反三的,但是他却没有真正的理解。用很多不同的例子来问一个问题。
比如说他问该如何学习,如何学习到知识?他所问的这个知识是理性上的知识,不是王阳明的的道理我们可以把人分为99%和1%。99%是本能,也就是人天生就有的,而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也就是那1%的理性,在这里路程问的是那1%的理性,是我如何把这个知识学到脑子里边。而杨明的大道是1%中的1%,也就是人类。可贵的道德德性层面的。路程在这里问的是1%的理性,而王阳明他是在道德上给人目标和方向的,所以很多时候别人来问王阳明一些关于技术,关于李现在上的问题,王阳明则会这样回答他们。学习种地,则去找农夫学习木工,木匠。而王阳明是会给你一个内在的方向和坚守的建议。
王阳明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层面是特别重要的。比如说拿他的学生来举例子,有一个学生他特别聪明。也特别好学,但是他思考过你的层面总是在理性上的,总是在外在的那么它是很难扭转这一个思维模式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弟子,他很愚钝,就像曾深那样。他很愚钝,但是他愿意去学。他的思维层面是在德性上的那么阳明是更愿意教这种学生的。最后我们也看到了曾子,他在跟着孔子学习过那么长时间后的超越。
学习完了,阳明等等的道理,我感觉特别有意思的就是我们讨论了从古至今那些儒家的学者他们的关系。我们重点讨论的朱熹和王阳明,因为他们两个的学问之中是有着区别的。朱熹是心合理。而王阳明是心即理这二者之间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意思却完全相反,这也就是那些后人他们的争议点。
有些人说朱熹是偏了孔子的思想,因为他把那些四书五经变成了教条化。其实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只是后人把他理解错了。只是那时候时代那个君王把他当成了考试要考的东西,朱熹写四书五经的。初心只是想让大众们能够学懂孔子的思想,因为如果从一个比较玄学,比较重新而讲的儒百姓们太难学习了。所以他就把它变成了更好学的4书5经。也就是通过看书的方式看圣贤书的方式学习儒家。
朱熹就是通过看圣贤书来理解孔子的意思的,但为什么会被后人批评呢?因为后人以为朱熹是忘了那个本的。但其实朱熹的心一直是通天里的,但他和阳明不同的是王阳明通天里的方式是用心感受,而朱熹是用圣贤书去感受,但是朱熹在这其中也没有迷失自我。朱熹的心一直是朝向圣贤的,所以他才能最后做到,也成为一个贤士。朱熹所说的心和理。我感觉他只是想让百姓们更懂一点。最后也是要强调二者不可二分。只是最后没有明确的说出来。
而王阳明明是心即理,也就是心理是不可二分的。在朱熹的四书五经前提下,最后又强调了新合理不可二分。知行合一,合二为一。
读到这里我的触动很深,因为有时候我在学期间大课程的时候,因为学习时间长了,有时候看见一些道理,就会用以前的套路把它套起来。从理性上我懂了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但是我在道德层面还是没有由心而发的,去感受,所以这个东西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有些时候你自己感觉真正懂了,其实还是在理性层面,所以我认为没有时间和足够精力的加持,我是不能真正的用心去感受的。王阳明说要知行合一,由心而发,由内而外这些都是我们要不断的去深修的,在一生的道路上。我也希望这些思想永远陪伴在我的身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