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听到一句话:“你得让孩子怕你才行,这样你让他做事他才会听。”细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确是这样过来的,我的爸爸是家中绝对的权威,至今都让我对小时候的严厉记忆犹新。那时家人对待“不听话”的弟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要再不听话,你爸回来看我不告诉他。”听到这句话弟弟往往就怂了。几十年过去了,估计这句话在一些家庭的使用频次依旧不少吧。
身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怕”,才能在一些事情上震慑到孩子。当遇到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必须要有这个外部的压力和权威才能让孩子俯首听命。用权威去震慑孩子,这个方法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优点:简单,见效快,有时吼一嗓子或者威胁下孩子就管用。
是真的吗?
让孩子怕父母 看似见效快其实隐患多多
权威想要生效,父母就必要运用奖励和惩罚,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妈妈的指责或爸爸的咆哮甚至打骂。孩子因为想要得到奖励或者担心被惩罚,不得不听命于父母,所以使用权威最大的好处就是见效快。孩子不刷牙,妈妈提出不刷牙就别看动画片;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说你要是上幼儿园周末带你去商场玩;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妈妈说不写作业就别想得到零花钱;亦或是你不听话回来让你爸收拾你(爸爸好冤,就这样成了坏警察)。
面对奖惩,孩子做事的动力已经从本心和内驱力转化到了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上,虽然小小的身体看似在刷牙、去上了幼儿园、写了作业,但那颗心早就跑到动画片、商场和零花钱上去了。为了获得奖励或不被责骂,孩子不得不分出一大半心力放在如何得到奖励或者不被责骂上,而不能把全部心力用在成长和享受做事的快乐上。
因为奖惩孩子勉强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那奖惩的筹码会一直有效吗:3岁时一颗巧克力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12岁一大盒乐高玩具可以让孩子听从父母,那么18岁时父母要用什么吸引孩子?还有那父母的指责和咆哮,在孩子18岁时估计已找不到咆哮的对象。当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必须要不断的调整奖惩的筹码才会打动孩子,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父母也总有达不到孩子要求的那一天。
看似简单的权威法和让孩子怕,要想长期有效好像并不容易。原谅我此时还要再泼一盆冷水过来,除了操作上的难度,通过不断的对孩子进行奖励和惩罚,甚至是指责和评判,我们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呢?我们真的是在驯服“小野兽”吗?
通过权威造就的两种“闹心”的亲子关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父母把孩子放在征服的位置,亲子关系也就成了对立关系,除了输赢亲情也许越来越无处安放。当孩子还是小宝宝,因为他对父母的全然依恋,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服从于父母。当这个小宝宝越来越独立,总有一天他会开始他的抗争之路,而且这条路大概从2岁就开始了,这样算来我们要和这个“敌人”抗争一辈子。那抗争的结果呢?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娃有着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父母遭遇严厉抵抗,为了不让孩子嚎啕不止,父母败下阵来,虽然表面从了孩子,内心却有着极度的不满,愤恨无法用行动实施只能见诸于语言:“你怎么这么任性;太不听话了;一点也不懂事。”一个个标签“啪啪啪”贴到孩子身上,为孩子的人格之路用标签铺上一块块基石。同时一块块标签也把孩子越推越远,人与人空间上的距离其实就是心与心的距离。当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和孩子却越来越陌生。
第二种:父母坚守着自己的界限,丝毫不动摇,任由孩子软磨硬泡,父母动用权威威逼利诱:“琴必须得练,哭也没用。”“巧克力、冰激凌就是不能吃。”“饭必须得吃,不想吃也不行”。最后孩子败下阵来,事事依从父母,而终于事事从了父母之后,父母又开始抱怨:“你这孩子就没点主心骨么?这么大了什么都指望父母?”殊不知,独立的品格岂是18岁那天从天而降的,它来自于生活点点滴滴的培养。
父母与孩子本应是灵魂的平等陪伴
现在想想好庆幸,我的孩子不怕我,我们都是基于生命平等的灵魂,但这并不妨碍孩子根据我的建议去做事和完成相应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为自己做的,父母的存在只是为了陪伴和支持。平衡车练习100天,当小吉祥抱怨的提出“为什么每天都要练车?”作为妈妈我看见了他的不情愿,我愿意去接住这份情绪去理解和共情,我同样会坚守练习的准则,让他知道有些学习就是要坚持。同时我也会尽可能的将练习变得更有趣,因为我知道只靠毅力去战胜枯燥有多么痛苦,更别说对于一个刚刚5岁的娃。学习是可以有趣起来的。
基于平等我可以看到孩子更多的感受,而放下与孩子争个“必须听我的”的输赢;
基于平等孩子也看到父母的更多感受,那一刻小小的他有了更多的理智去思考和体谅。
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找个人怕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陪伴一个生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