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书和学者的命运

经书和学者的命运

作者: 大漠天鹰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21:27 被阅读22次

经书和学者的命运

        这是我多年一直想去虔诚朝拜,而至今未如心愿的圣地;友人去敦煌旅游,拍回一组很美的图片!看到莫高窟的照片,我也醉了!

      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在历史上,从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开凿,一直延续至元代;洞内以塑像和壁画而著名。敦煌,是从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出的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东来西往,繁荣保持了近一千多年;敦煌的藏经洞自1900年被王道士偶然发现后,西方的文物史学考古者,纷至沓来,首先是英国的学者斯坦因,及后来法国的伯利和,俄国,日本及美国等学者,藏经洞的精粹部分,尽数被流向各国博物馆,而中国只留下一些挑选过的残破经卷。而日本学界就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我国大学者陈寅恪才悲伤地发出感叹:"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这确实是让我们中国悲愤而感叹之事!但我们经过深入地思索,悲愤之余,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西学东渐,中国在近代的文明落后及历代的腐败,这些经书的精品,能很好地保存至今,首先得力于这些国家学者们的眼光及重视,敦煌经书才能如此完美地保存在世上,否则在中国历经战乱,及十年文革的摧残,经书的命运,绝没有这么完美保存!学者陈寅恪本人的悲惨命运,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实证!中国连这种精英学者都加以严酷摧残,直至毁灭,何况经书!想到这,悲从中来!为精英人才的悲惨命运而悲哀,为经书的完美保存而庆幸!这就是人才和经书的两种宿命!何况,如果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文明也能随着加深体制的彻底改革,而不断提升,祖国在真正意义上强大起来,保存在各国的经书还是有回到祖国怀抱的可能!

      但愿以上的愿望,不是梦想!


      ( 写作于2016年8月23日)

相关文章

  • 经书和学者的命运

    这是我多年一直想去虔诚朝拜,而至今未如心愿的圣地;友人去敦煌旅游,拍回一组很美的图片!看到莫高窟的照片,...

  • 扯掉皇帝身上的遮羞布

    “跨国传世的经类大作力作,是历代和当代仅见的首部平安经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官员阅读此书,领悟初心使命。学者阅读...

  • 四朝高僧传(竺法兰二)

    竺法兰,也是天竺人。他自称所诵的经书,以万章计数,他是天竺众学者的老师。当时蔡愔已经到达他的国家,竺法兰和摄摩腾一...

  • 熊海水作,极度000,易经里的人生故事1《经文》

    经书亦弗曰,心中就是缺。 命运折磨人,取经难跨跃。 2018,5,9,19:24

  • 经书

    昨天开始抄经书了《般若波罗蜜心经》,是为了什么会去想着抄经书呢?是在看了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之后,有了这个想...

  • 经书

    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想明白这个道理。中国的古书,凡是书名为经的,都极端靠谱。 写诗的人读一读诗经,你知道什么叫哀而不伤...

  • 古文观止:曾子易箦

    《曾子易箦》出自《礼记·檀弓上》。《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为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经书《仪记》的一部选集。...

  • 上上签

    点击歌曲:上上签 把经书翻烂,命运终究是个死结 一生的起点和落点,在村庄 在安静的角落里,突兀的犬吠 留不下一个外...

  • 看小说和看有用的书,哪一种是消遣行为?

    看小说看得很开心,不太想做费脑子的事情,没有看自我感觉是正经书的一天。 有个疑问,正经书和非正经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 《葬经》原文及译文(一)内篇

    《葬经》原文及译文(一)内篇 《葬经》,又称作《葬书》,是东晋时期一个名为郭璞的学者所着,葬经书中对风水知识及其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书和学者的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w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