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的觉醒
张文质老师曾经说:“人需要有一种觉醒。”要有一个认识自我、重新定位的一个过程;要做到自我监督,深度反思;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二、为什么坚持写?
作家余华说:“写作捷径就是一个字——写。”
徐飞老师说:“要把写作当成日课,不要等待灵感,你只管在纸上快速奔跑,无须字斟句酌,写错字也不要紧,让笔快速在纸上滑过。”(这正如今天在人民夜读中读到的一句话:你只管坚持,生活自会回馈惊喜!仅仅总是惦记梦想,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
童喜喜老师说:“写作起步阶段,不要看别人写什么。首先自己要成为自己的榜样。自己找一个自己喜爱的主题,开始有规律的写作。有会写就去搜索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写过什么,自己对照学习、反思、再行动。”
郝晓东老师说:“把阅读和写作当做一种工作方式,把阅读与写嵌入工作之中。”他提出了日常阅读、写作的四个步骤:
1. 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 ,如教育问题 、课堂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等任何问题。
2. 围绕问题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边读边思考。
3. 把阅读的思路、结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写成文章。
4. 把文章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
如此以来,就能实现读写生活化、读写工作化、读写内涵化,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打通,做一个沉浸在读写课程的学习者。
三、如何坚持写?
1.刘祥老师说:“如果每天写不了1000字,那么,500字是否可行?100字总可以吧?没有人忙到无暇写作100字的程度。”这是刘祥老师给我们最好的激励,也是最好的安慰。100字总可以吧?”每次很忙很累的时候,这句话就会一个精灵的影子一般,跳入我的心头,所以我就开始敲敲打打,不知不觉中大概几百个文字就出现在屏幕上,而且,写着写着越有想法,越有灵感,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每天都要瞄准课程、课堂、师生,那你就拥有了无尽的写作素材。
2.提前一天写好文章,或者是提前一天写好大概的框架,打卡的当天再修改,再润色一下,发出去完成打卡。大家都每天在打卡写文章,不同的是,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提前一天写好的。我写的都是“明天的打卡”。这样的话,如果遇到有事的一天,或者单位加班的一天,或者是很累很累的一天,实在没有精力再在电脑上敲敲打打的时候,我依然可以从容面对,打卡文章不会断开。所以,我觉得,提前一天写,是坚持每天打卡的最好保障。
四、写有所获
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老师说,我们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见一起出发的人。因为阅读,因为写作,我与大家结缘,有幸分享,这正是我获得的一份额外的奖赏。走进书籍,我看到了教育家描绘的教育繁华景象,在教育情愫上我又多了几分灵感顿悟。写下一些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故事,让我心有所寄,行有所念。
王荣生教授说:“教师第二次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第二次成长更多的是内在的变化。”
网师人都说,我们不是因为优秀而去做,而是因为去做了才会变得优秀。不管是否能变得优秀,我们应该秉持一颗热爱之心,把阅读与写作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坚持“四个不停”,让文字在岁月里静静地流淌、慢慢地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