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部堪称伟大的纪录片:《UP》系列,影片开始拍摄于1964年,从当时的英国选取20名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7岁孩子,拍摄他们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询问他们关于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等等问题。影片每间隔七年拍摄一次,追踪这些孩子的生活。在中途有些人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彻底退出或是暂时离开,2013年,《56UP》完成拍摄。
大约在一年前,我得知了这部纪录片的存在,并很快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源,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将全系列影片看完,看完之后心情激动,许久不能平复,觉得这就是自己找了很久的东西,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积在心中想说出来或是写下来,但或许是因为看的太急,那些人几十年的人生压缩后被自己再两天多的时间吞入记忆中,来不及咀嚼,更来不及吸收、品味,所以也就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出来自己想要表达的。大半年后,自己再一次观看了这部影片,经过了上一次的狼吞虎咽,这一次的观看伴随着自己的思考,把自己设定成一个冷眼旁观的评判者,拿着写有评判标准的守则来衡量评价剧中人物的人生对错得失。根据自己的这套评判守则,写下关于对剧中人物的人生得失吸取的教、,对于后来者的指导、赋予我们的社会意义的文章。但在再一次看完整部影片后,我才发现那是是一篇挺肤浅可笑的文章。
就如剧中不止一位人物不止一次的重点指出强调的,虽然这一系列影片拍摄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证明当时英国社会固化的社会阶层近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但是每隔7年的一次的拍摄,每次十几分钟的展示并没有、也不能展示一个完整的个体,非但如此,影片的剪辑和提问角度的选取还会是的人物的展现偏离正常的均线。他们对于人们只是在看了有限时间的影片后便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阶层、这个社会做出肯定的判断,得出一些类似于“上层出身的孩子的成功来的很容易”这样的结论。这么做是有失偏颇,以偏概全的。剧中的人物对于自己承当起社会不同阶层的代表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反感和无奈。
我也曾做出这些模式化的、简单的、武断的判断,还自鸣得意的总结出所谓的社会发展规则,对于自己做出这些,虽然现在看着有点肤浅、幼稚,但却不惊讶,在过去的几年,自己一直沉浸于追求弄清楚所谓的社会运行规则,因为这,自己会去读与专业无关的经济、金融、人口学、社会心理学、人物传记,对于社会现实描写的各种文字、影视也是很感兴趣,关注时事财经新闻。一心想弄懂这些,总觉得自己要是搞清楚了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自己便获得了很大的能够做出改变的能力。但在再一次看完这一系类纪录片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去想、这么去评判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只为追求简单而忽视现实的复杂性,而这反应出的自己价值评判的单一和无知的狂妄。
如果要去判断对错、评判好坏,那么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我如何去看待这一纪录片的人物其实反映出的是自己的价值观,当我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明确的、能得以参考的人生经验的时候,暴露着自己肤浅的价值评判体系。在影片中,那些出身底层,出身工薪阶层的人,即使按照世俗的标准来看,他们的人生确实太平淡一般,甚至是出现生活窘迫。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觉得自己幸福,是那种真的幸福,这或许是因为年龄增大后对现实妥协后的知天命,也或许他们自始至终便坚信自己是幸福的,无论怎样,他们在谈到自己过往的人生时,流露出的幸福是真实的。而这多少冲击了一颗年轻渴望成功、厌恶嘲讽平凡的心,让我意识到自己哪里出现错误了。
我最大的错误在于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肤浅的认知和自不量力地扮演“上帝”的角色,对他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犯的错误,我们不能仅仅就凭一些片段就武断地做出评价、给别人的人生下了定义,这是对他人人生的一种不尊敬,反过来会换来别人对自己人生的不尊重。看完影片后,脑中闪出这么一句话:最终能对你的人生做出总评的人还是你自己。想象这么一个画面,在垂垂暮年,大去不久的时候,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的人生,过去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放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得,什么是失:是么让你快乐,什么让你痛苦:什么让你后悔,什么让你庆幸:什么值得,什么不值:自己幸福与否,还是得自己做出最终评判。亲人尚且不能直接参与其中,又何必在意那些不在意你的人呢。反之,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另外一个人的人生。
人生的复杂就意味着它是需要多种评判价值标准同时共存的,没有哪一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衡量每一个人,既没有这一标准,也不存在有可以做出这种评判资格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他们也会不断强调、展现自己的精彩,如果你不能理解那种精彩,采用不了那种评价标准,那么那就是不属于你的精彩,不属于你的,你无法理解的,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去评价。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很值得观看的纪录片。
2015-02-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