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徜徉在云霄顶端,有的人苟且在尘埃之下,但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经历相似的普通人。
不论怎么过,我们都只有一辈子,精确到天就显得短的可怕。如果不用什么去mark一下自己的人生,随着年龄增长,你会发现因为每年生活极度的相似性而导致时间飞快、不记得都是怎样度过的。曾有人对1000个濒死的人进行调查,让他们告知一生最遗憾的事。其中大部分人的答案是:终其一生为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花费了最多的时间,浪费了宝贵的陪伴亲人孩子的时光。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生清醒的时间中最长是在单位,在工作。那么如果在工作中无法获得成就感、快乐和满足,则意味着人生最大部分的时光都是灰暗无趣的。那么当你站在人生彼端回看时,就不难发出“庸碌一生无所为”的悔恨感叹。
工作十年,自有些思考。我们都想从事真正喜爱的工作,羡慕那些以自己所爱为职业的人。但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真正喜爱”的状态——因为喜爱不会觉得辛苦,做的每件事都是爱好等等——其实是不存在的。就像爱情会经历生活琐事的打磨一样,对工作的喜爱更是,只有经过千锤百炼仍然喜爱的才是真爱。而对于大多数没有明确爱好工种的普通人,秉持一份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能从陌生的工作中发现乐趣、培养兴趣,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于一个没什么天份的普通人,想要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怎么努力呢?我总结的方法是“穷尽法”,即“穷尽你能达到的一切可能”的意思。比如,你要通过内部竞聘竞争管理岗位,那么首先就需要在你能够触达的【所有范围】内【全方位】了解目标岗位;然后依据了解的【每一项】内容,【穷尽】你的想象力、人脉关系等等,列出【所有】竞聘中可能会考到的题目;最后【逐一】研究提炼答案并做到熟记于心。这个过程虽然笨一些,却也是一个提升自我、了解自我的有效途径。大家注意上述重点标注词汇,这就是“穷尽法”的核心。
“穷尽法”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工作之余有限的时间里,就必须做好规划和管理。总结下来就是:一是,能同时做多件事的就不做一件事,把每一分钟用到超值,比如在通勤路上学习线上课程、在健身时听英文等等。二是,每日行程定时定点,只靠一时热情学到半夜两点以后,一两天效果还好,但绝对撑不过一周,一旦松懈下来就很难持久,内心倍受打击。这就是很多人的小目标总也实现不了的原因——没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又过分自信自己的精力和毅力。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学到十二点准时睡觉(每人不通,要经过一周尝试,得出体力和效果兼顾的一个时间点)。
持续执行“穷尽法”并坚持到底需要较强的心理支持。因此,在做出一个职业发展决定时,你必须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个决定必须是势在必得而非重在参与的,否则你不可能持续付出,不如不要开始免得白白浪费时间精力。根据墨菲定律,能力平平的普通人如果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做事,最后就一定只是参与者。
以上经验是本人根据自身实践经历所总结,纯粹以最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希望对更多人有帮助。在白天高强度工作加夜里带娃完全碎片化睡眠的日子里,坚持每晚十点至十二点备考三个月,成功通过七轮考试,从一名多年的老文秘竞聘为业务条线管理者,实现工作领域切换和提职,附带福利瘦身十斤。
都是普通人,相信你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