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用心阅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何我们向往经典,为何却很少去阅读经典?
经典是枯燥的,不具备诱惑性。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并不打算讨好别人,不会千方百计的去诱惑你去阅读,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千方百计写作他对于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痛苦。作品是他们写给自己看,或者写给他认为可以对话的人。
经典书籍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或许并不是为了吸引大量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与现代流行读本追求利益的目的不同。
这样的创作心理,也就造成了经典内涵之下并不具备太多的诱惑力,略显枯燥,很难让人怀着激情阅读完。
历史造就了时空差异性
经典的著书时间距离现今百年时间,时空的差异性造成了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能感同身受。
这种时空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我们后人阅读经典的时候在同一件事情的价值观上存在无比巨大的差异性。
简单来说,就好比牛顿看到当今社会的社交软件微信一样,会将当作“神迹”看到。
对于牛顿而言,他们还存在书写传递信息的时代,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远隔千山万水听到另一方说话,甚至可以面对面的看到对方。
这种时代的距离感造成的三观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永远也无法想象得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经典同样如此,我们和经典创作的年代相隔甚远,造成的三观差异鸿沟是无法磨灭的。
社会体制的差异性
对于我们而言,经典有两种,一种是中国本体的经典,另一种统称为国外经典。
国外的经典对我们三观造成的碰撞非常“惨烈”,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没有太多九州之外的长久定居,很难理解他们的文化体系,很多普通事件于我们而言是很难理解的观念。
这种文明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涉及方面过于广阔,言多无益。
中国本体的经典对我们来说同样是难以阅读的,这种原因除去时代的差异性,更多的是本体文化的丢失。
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之前,我们的文字是文言文,与现代的汉语有着很大的差距。就连我们看到的文言绘本都不是古代的文本,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我们私自添加的标点,只是为了方便阅读而添加的分割。
文言体系的丢失,是我们难以理解古代经典书籍的重要原因。同样的一个字,在现代和古代而言,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左右”这个词,在古代是调遣的意思,“惟君左右之”。在今天,左右是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或者方位词。
时间长河中,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异”,我们站在时间长河下游去看上游,只是根据少量的历史残留痕迹进行的推测,到了现代,大多数历史都已经失真。
阅读经典书籍,我们一方面要将自身带入其中,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考,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将自身带入经典,甚至成为其中一员,才能领略那个时代的绮丽风光。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同一本经典可以多次阅读,只不过在后期阅读的时候,要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亲身遭遇做个大概的了解,甚至在阅读经典前,先阅读作者的传记,后期再次阅读经典的时候,可以更加深层次的进入经典,领略不同的时代文化,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不论任何时候,阅读经典都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耐得住性子,保持足够的耐心,或许,你将会看到另一片文化大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