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耶路撒冷》书评

《耶路撒冷》书评

作者: 流萤edu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3:18 被阅读0次

其实很少读当代作家的作品。徐则之所有走进我的视野,还是因为公司领导们都在北大圈子里,经常提到这个人。我搜索了一下,他新出的书是《北上》,但获奖的书是《耶路撒冷》,最打动我的是《耶路撒冷》的推荐语——“70后一代的成长史”,“一代人的心灵史”。因为在我的阅读经历里,好像很少有那本小说给予了这么大的评价,说能够写出一代人的成长与心灵史。

书很厚,说实话,在这个周末完成阅读之前,曾经某天里随手翻阅过前面几页。大致的印象是细节描写特别多,但是整体情节推动力不强,缺少强劲的推动我去阅读的力量。这本书范过之后,就躺在我的床头很长时间没有动。周末觉的比较慵懒,然后就随手抄起了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总体评价如下:

1.作者有比较宏大的叙事理想,但是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还是没有出来

作者把故事大背景放到了京杭大运河边一个城市——淮海,故事主要人物的生活背景都是“花街”。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各自有不同的职业,各自有不同的境遇,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当代中国中的一些大背景:知青下乡,改革开放等。但放到整个小说来看,这些历史性的背景都是点到为止,并未成为作者想要阐述的“70后”一代成长的扎实的生活背景。因此,一方面宏大感没有出来,而故事主体人群切实需要的生活背景又没有写透。

2.故事的线性叙事常被打乱,读者需要转换思维和场景

作者设计整个小说的叙事,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主线故事,一个是作者所写的“70后”专栏。主线故事是主体,专栏是辅助的。这样的设计,其实有点打乱读者的思维,需要进行不同场景的切换,甚至有的时候会产生不阅读专栏部分,而只阅读主线故事的冲动。

另外,我觉得专栏目的还是不太明确的。仔细阅读前面三个专栏内容,会发现跟前面的主线故事相关的,是来探讨主线故事的意义。但是写到后面,专栏内容与主线故事的关系,就不那么明朗了,整体特别绕,不知道要讲什么。

3.“70后”的成长史、精神史的评价,有点高

所有故事人物的联结点,其实是“景天赐”的自杀事件。在这个自杀事件中,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沉重的十字架。易长安让景天赐在雷雨天和其他人在运河里进行游泳比赛,导致他被雷击,造成易惊;景天赐自杀使用的刀片是当时杨杰送的;初平阳目睹了景天赐的自杀事件,但是却没有及时向大人求救;秦福小看到了弟弟的自杀,却又任其死亡,没有实施挽救。在背负这个十字架的过程中,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赎罪。这样的赎罪,有点西方的原罪意识,坦白来说,不太符合我们民族的性格。另外,这个精神赎罪的经历,不能代表70后的精神、成长历程,更多的是作者一个私人化的叙述。之前我阅读过的朱文颖的短篇(中篇??)《高跟鞋》,通过两个女主角的故事,将故事背景至于经济改革的大浪潮中,反而更能将70后的成长史更有效、更深刻地表达出来。

相关文章

  • 《耶路撒冷》书评

    其实很少读当代作家的作品。徐则之所有走进我的视野,还是因为公司领导们都在北大圈子里,经常提到这个人。我搜索了一下,...

  • 书评【耶路撒冷告白】

    【我们赋予生命不同的价值与光亮,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刻,试图掀开迷雾寻找归宿。】 耶路撒冷是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它的历...

  • 从《耶路撒冷》到淮河北岸的花街

    不久前偶读了这本《耶路撒冷》,原本是因为朋友在圈里的推荐,看了书评后buy来读了。(本人喜好读纸质的书,电子书不拒...

  • 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

    你要去哪 他起身告辞 头上一堆白雪幻化 我问 你去向何方 我去世人都要去的地方 我的名字叫耶路撒冷 18.3.11

  • 耶路撒冷

    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吗 它是神的殿堂 它是民族的首都 它是宗教的圣地 它是全世界的历史 它是天下人的憧憬和想象 千秋万...

  • 耶路撒冷

    耶路撤冷成为以色列首都,一个筒单句子,牵扯几千年纷争。一座城市就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血汗史,从罗马时代开始,这是帝...

  • 耶路撒冷

    近来看得最厚的一本小说。宣传的卖点是“70后一代的心灵史”,通过花街六个小伙伴相互交织的故事,各自顺着人生的轨道延...

  • 耶路撒冷

    圣城,一个所有基督徒都向往的地方。千年前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因为十字与新月的交锋,才造就了如此辉煌。人们并没有了解...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汇聚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这是一个建立在岩石之上且每一种后来者都把自己文化印记建立到先前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耶路撒冷》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ab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