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王‖《聊斋》

故事王‖《聊斋》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19:17 被阅读0次

都说故事有力量,人都喜欢听人讲故事,因为小故事大道理。

对蒲松龄的了解不多,电影《倩女幽魂》《画皮》原创是他,刀郎创造的热播歌曲《罗刹海市》也是取材于他的文章。郭沫若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人一等”更是精准概括出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创作上的成就。

听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解读《聊斋志异》才知道,最会讲故事的竟然是蒲松龄!

课堂上跟孩子们讲过他的《狼》,他的《促织》,但是并没有深入去读、去品味这本传世故事集,实在是一大遗憾,幸亏有苗教授的解读,才让我没有错过这本原就引起足够重视的“故事大王”集。

原来,《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的“双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很多可评说之处。(知识面太窄的我只知道汉代的民歌“乐府双璧”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一,蒲松龄其人

说到蒲松龄,坊间传说他为了写《聊斋》时有足够的素材,在村头摆了一个茶摊,凡是跟他讲个鬼故事的人都可以免费喝茶。通过这种“海纳百川”方式收集了很多鬼怪故事,汇总起来就成了《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人生,用悲观的话概括说——人生单调一场——永远的落榜生,19岁时科场得意,连续三次第一,随后50多年“征战”举人却屡考屡败。

用苗怀明教授的话说他是“一个受到社会伤害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报复社会,而是去拥抱、热爱这个社会。

用乐观的话来概括,是享誉世界的大文豪,也是最会讲故事的故事大王。

谁曾想,一个考了五十多年都没有考中的穷秀才,日后会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豪。而且从他的人生低谷到身后享誉世界仅用了两百来年!

二《聊斋》内容

聊斋的内容如何?

86版的电视连续剧《聊斋》不少人可能已经淡忘了,透过当时电视剧的歌词我们就能窥知其一二: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尤其是那句“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堪称解读这本“故事大王集”的一把钥匙。

据考证《聊斋志异》一共有将近500篇,但手稿保存下来的只剩200多篇,也是非常珍贵的了。

其中写鬼狐花妖的部分,大概只有百十来篇,却是最精彩的,也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几乎每一篇都是记叙+议论模式:前半部分是讲故事,后半部分是蒲松龄自己对于该篇作品的评价,以及对作品里人物的评价。就像盖章一样,在每次评价的开头,蒲松龄会有个标志性的用语“异史氏曰”,是不是很像《史记》里的“太史公曰”?这就是一种借鉴和模仿。

苗怀明教授从思想和内容方面把200多篇故事分成四类:吐槽、批判现实的,抨击科举制度、骂考官的,讲爱情的特别是讲“知己之爱”的,赞美和歌颂美好的人格和感情的。

姑且摘录苗怀明教授所列举的几大特色吧:

1.批判社会丑恶的故事之代表作《罗刹海市》

就是因为刀郎传唱的加持而火得一塌糊涂的那篇(歌词咱可以闲来已经复习)。

说是有个书生马骥漂洋过海到了罗刹国,这个地方的美丑价值观跟我们现实生活正好相反——长得很英俊又善歌舞的马骥在罗刹国人看来奇丑无比,简直到了人见人跑的程度(是不是像《格列夫游记》里的小人国?高明的作家自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都是如此的高度概括又入木三分)。在这里只有长得特别丑才能混得开。后来他又到了海市,这是一个海洋里的异世界,这里的审美标准就正常了,人都觉得这小伙子长得很英俊,人也不错,又善歌舞又有文采。龙王很欣赏马骥,就把女儿嫁给他。

这故事里寄予了蒲松龄对罗刹国的抨击和对海市国的肯定。

2.抨击贪官污吏的故事之代表《红玉》

苗怀明教授谈到,不同于传统作品尤其是电影里的“英雄救美”,《聊斋志异》里很多故事都是“美女救书生”——书生贫困潦倒,而那些鬼狐花妖的美女帮他发财,或者帮他打抱不平。《红玉》就是这一篇典型例子。

该故事塑造了一个既温柔善良又侠肝义胆的狐女形象,与书生真心相爱却遭到书生家人反对,能义气帮助书生找妻子,后来更是在书生夫妻遭到奸人陷害时出手相救,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3.讽刺封建科举制度的故事之代表《司文郎》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盲僧,有一个特别的技能:可以用鼻子闻出一篇文章的好坏,比如你写一篇八股文,然后烧成灰让他闻一闻,如果他能够闻出这篇文章有清香,那就说明是一篇好文章。反过来,如果有一篇文章他闻了之后,觉得肚子不舒服,想放屁,那就是一篇坏文章。

结果呢,凡是盲僧闻过之后文章有清香的书生一概考不中;而闻了之后要拉肚子、放臭屁的却能金榜题名。大家就嘲笑盲僧鼻子不灵验。盲僧却说:“我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话里话外是说那些考官、改考卷的人鼻子眼睛都“瞎”了。

这恐怕就是蒲松龄盲僧之口要吐槽的话吧,这就是最高级的骂——不带一个脏字。

4.描写高尚的爱情的故事之代表《瑞云》

苗怀明教授不愧是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家,他总结说中国古代对于爱情的描写,从小说到戏曲,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形貌之爱”,“一见钟情”就是对这种爱情的经典总结,第二个阶段,“才情之爱”,《西厢记》中莺莺和张生就是代表,最高阶段是到了《红楼梦》和《聊斋志异》里写到的“知己之爱”,这有点类似现代人的恋爱观——我爱你,我也爱你的缺点,彼此包容双方的不完美。

细思量,确实如此。

故事里的男主贺生在女主瑞云漂亮时就对她很痴情,觉得瑞云是他的知己。但因贺生因为比较穷,很少有机会亲近瑞云。后来,瑞云突然遭遇变故,容貌变丑后,贺生却在瑞云最穷困潦倒、不得志的时候坚决要娶瑞云。他说:我爱你,并不仅仅是因为你貌美。

瞧,bug出现了,“人生所重者知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爱你是因为我们三观相同、有共同的人生目标、能够互相理解。

把瑞云娶到之后,当然瑞云还是那么丑,但是两个人仍然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结尾是当初那个在瑞云头上点个点让她变丑的术士在瑞云头上又点了一点,让瑞云恢复了昔日的容颜。经过了这一遭之后,无论是瑞云还是贺生都明白了:美貌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共同陪伴,走过人生。

“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爱一个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美,也爱这个人的一切,包括他的一切甚至缺点、不足。

三,《聊斋》之厉害

由此看来,蒲松龄是真的特别善于讲故事,一如《胭脂》,一如《聂小倩》《红玉》《青凤》《婴宁》等,尽管每个故事几乎都是一个二人转,是一个书生跟一个漂亮的异性女孩/异类女孩的故事,但是他写得不重样,甚至有一些写得是一波三折。尤其是《胭脂》,它里面既有爱情又有断案,苗怀明教授它是中国古代写得最好的一篇公案小说,而且还有点类似西方的侦探小说。

蒲松龄塑造人物则真是别具一格,一如《阿纤》。阿纤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很小,走路也是蹑手蹑脚的,又善于储存东西,原来她是一个可爱的老鼠妖。

就像《西游记》把人性和妖性结合起来,比如说孙悟空,一方面他是个人,另一方面又比较急躁,经常蹦来蹦去,猴性使然呗;猪八戒贪吃、爱偷懒、爱睡觉,是猪性使然——人性跟妖性的结合,带来一种既逼真又玄幻的效果,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创造出新型的人物,也为后世人物塑造提供了泛式。

一部《聊斋志异》堪称风华绝代之作,可跟四大名著比肩,既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也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和友谊。用侦探式的创新手法来讲故事,增加了艺术魅力;描写人物时把人性跟妖性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既真实又玄幻的故事境界。

高哉,妙哉!

相关文章

  • 虎王(聊斋故事)

    徐州已近耄耋之年的钱甲,一次在宴席讲起两件自己曾亲身经历的怪异事情。钱甲年轻的时候是个商人,总是频频出外。有一次,...

  • 王六郎(聊斋故事)

    从前,山东淄川城北,住着一个叫许兴的渔夫,他和他的妻子一起靠打鱼过日子。许兴是个好心肠的人,平日喜欢喝点酒。每天晚...

  • 电影《美人皮》中的三种爱情观,两张互换的脸,揭露一种爱情真相

    《美人皮》是根据聊斋志异《连城》改编的电影,豆瓣评分5.6,由韩栋执导,张予曦、王艺曈等主演,由于有聊斋故事的加持...

  • 赠聊斋的故事

    王密亮搭车路上行,忽闻湖上鸟儿叫。甜瓜河里深十二尺,不及聊斋的故事里送我学感人故事在。

  • 从劳山道士说起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劳山道士》讲了富家子王生求道的故事:王生听说劳山多仙人,便带着行李去学道,拜...

  • 聊斋故事真剑侠:佟客

    聊斋故事真剑侠:佟客

  • 露珠说聊斋(一)

    露珠说聊斋(一) 文/第一滴露珠 聊斋故事,在中国的知名度较高,无论男女老少,谁还说不出三五个聊斋故事的名字来,比...

  • 《聊斋志异》之《劳山道士》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了许多狐魔鬼怪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故事又好笑,寓意又深刻。《劳山道士》便是其中之一。 王七想要...

  • 《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之意,“异”之奇异故事,《聊斋志异》...

  • 露珠说聊斋(二)

    露珠说聊斋一 露珠说聊斋(二) 文/第一滴露珠 今天要说的聊斋故事是《细柳》篇。聊斋中写到的鬼狐花妖甚多,大多数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王‖《聊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cw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