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伍绮诗是美籍华裔作家,出生于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2014年,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伍绮诗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
书籍介绍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书中对家庭、父母与孩子以及朋友都有深入的探讨,是一本能够令人深省的图书。
莉迪亚死了。
本书用这短短五个字开篇
透露了极多的信息量:
莉迪亚是谁?
她怎么死的?
自杀还是他杀?
自杀的话,那她为什么要自杀?
他杀的话,是谁要杀她?为什么要杀她?
此后本书的故事围绕着主角莉迪亚的死,
展开了内容,探讨了关于
家庭、孩子、梦想
与承载上一代的梦想等内容
令读者不禁深思。
一、上一代的梦想
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可是碍于当时医生这个职业对女性的歧视,以及怀上了华裔男子詹姆斯·李的孩子,使得这个梦想不得不被搁置,甚至是说放弃。
直到莉迪亚五岁那一年,玛丽琳看到医院里的女性医生时,原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再次熊熊燃烧,她决定不再窝在自己家中的厨房,毅然离家出走,找一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的环境,为梦想而战。
可当她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的时候,玛丽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她却从莉迪亚身上看到了希望,她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莉迪亚的身上,给莉迪亚买听诊器,还有莉迪亚并不喜欢的书。然而莉迪亚,为了不再看到母亲离家出走,而选择了接受。
同样的,因为自己是华裔的关系,詹姆斯·李一直希望莉迪亚能够叫道朋友,融入群体之中,可他从来不会去过问莉迪亚喜欢什么,是的,夫妻俩都不会。
这一直是一个缠绕了各个家庭很久的问题,也是家中难念的经书之一。父母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正确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活。——苏格拉底
但是这个理想,不是上一代人的理想,而是这一代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可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貌似我们的父母都不会懂。
我们都知道,父母只是为了让我们以后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个安稳的家,毕竟在外奔波,为人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担忧。
可是孩子会长大,会成长,心理和思想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都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进行的,但是孩子的心意呢?绝大多数的家庭矛盾主要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忽视,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过度重视。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滚落到你身上,最终把你压垮。——《无声告白》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鼓励,而不是像雪崩一样的重视和寄托,而他们的人生完全取决于自己,让他们去做能做和想做的任何事(当然是法律及伦理道德范围内)。就像种植一样,一直不停地灌溉水源,植物并不会成长得有多好,甚至会枯死,它们还需要土壤和阳光,人也是一样。
请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还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坚固且黑暗的牢笼。
二、家庭的沟通
家庭矛盾的激化来源于未能够及时地和家庭成员沟通。孩子一味地顺应父母的要求,父母以为孩子是真的喜欢而不做多想。
孩子又由于为了让父母开心,不让父母失望,只能够暗地里默默忍受这不喜欢的一切。我们总会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风雨来时的避风港,可是在什么时候,这变成了我们心中的期望,这一切显得都不够真实。
家庭给我们带来了很复杂的情感:爱与恨、宽容与争吵、理解与矛盾、顺从与叛逆、温暖与冷冽、依赖与厌倦。而在我们的家庭之中,大多数的矛盾和争吵都来源于不懂得如何去沟通 ,在这一刻好像我们人类天生的共情能力消失了一样,在面对我们深爱的人。
父母难以理解孩子新时代的想法,固守己见;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过去,对之前沧桑的岁月毫无感觉。双方沉浸在自说自话之中,把沟通当成了情绪的宣泄,或者为了维护一时的和平而保持表面的和谐,可在这个时候矛盾就在一点一点积累。
书中李一家何尝又不是如此?玛丽琳一直以来都以为莉迪亚喜欢当医生,并且相信着莉迪亚一定能够当上医生,却从来没有去问过,去沟通,去了解过莉迪亚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莉迪亚只是为了不让母亲再次离家出走而默默忍受。
而内斯却丝毫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他沉浸在自己的宇航员梦想之中,提及了但却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
最小的女儿汉娜,静静地待在角落,为了不打破家中的这种关系,不占任何一方土地,只是静静地观察着。
如果莉迪亚有去好好地和父母沟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玛丽琳和詹姆斯多关注一点内斯和汉娜,这个家庭将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也就只是一本流水账般的读物了,给人的思考远不会如此透彻。
所以,请和家里人好好沟通,这样才能够增加亲人彼此之间的感情,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幸福和美好,这样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才是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三、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幸福的原因来自于,做真实的自己,不去在意世俗的眼光和他人的评价。就好像王尔德说的,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学不会爱别人的。且事实上,我们爱的就是自己。
爱情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找伴侣,找的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另外一个异性的自己。所有人都是爱自己的,爱那个真实的自己,不是为别人而活的自己。
李诞说过,人间不值得。但是当我们做抛掉他人鄙夷的眼光和世俗的偏见之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诸多美好,做到与世界真正和解,拥抱生活,健康快乐且长寿地生活着。
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伊比鸠鲁
就好像《无声告白》的封面上那句话一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要说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与自己肩并肩,对抗生活中十有八九的不如意。
这个世界人来人往,人山人海,我们唯有与自己的灵魂相融,才不会在人山人海中迷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