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了~花儿对我笑~
伴随清晨的阳光,开启杭州学习的第一天。
今天主要分了3个环节,分别是开班典礼、朱国荣老师的数学核心素养与挑战性教学、以及朱湘妹老师带来的打造班级名片,彰显班级特色。
首先,开班典礼。


由史美华主任开讲,先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历史。足足有120年!经历很多很多!分分合合,到目前一共有7个校区。是一所求是、创新的综合性高校。我所在的华家池校区就是专门负责培训的,每天都将近4000人在学习呢!史主任给我们安排的课表含金量超级高!同时也细心叮咛我们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

其后,胡艳蓓博士也做了开班叮嘱。3个关键词。感谢、希望与珍惜。感谢浙大提供的培训,感谢班委,感谢即将要上同课异构的老师。希望能纪律严明,积极向上,自主管理,团结合作。珍惜每次学习机会。
开班典礼结束后,大伙一起合照。就开始第一课,由朱老师开讲!

朱老师的讲课非常好!理论与课例并行!整个上午,大伙都听的如痴如醉的。我是一边狂拍照片,一边疯狂记录。一开始我还嫌给6页纸记录太多了..后来才发现不够啊!
第一块内容——中国学生发现核心素养
记住4个数字。1.3.6.18
1个核心概念、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求
简明扼要就是!
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理性思维达到问题解决
紧接着讲了史宁中老师的三句话
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用数学思维分析现实世界
用数学需要表达现实世界

什么是数学眼光?请看上图,你会怎么分?
可以颜色,可以单双...
还可以按孔的多少分,明确孔的定义,连文字,都可以按孔分类。
第二块内容——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以“平均数”教学为例。
典型应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统计概念:虚拟的数、公平的数、灵敏的数、会骗人的数等等。
数据分析观念:多种分析方法。
那如何才能达到数据分析呢?
朱老师带来了自己的课例






整个课,围绕现实问题走
第一题。
1分钟投篮,3名男生分别是4.5.6个
4名女生分别是5.3.7.1个
请问哪个队伍水平高?
第二题。
概念:以少补多。
两个男生跳远(4次)
聪聪:175.185.170.190
明明:179.180.180.185
请问如何汇报?
第三题。
口算80题,小林答对68题,请问如何评价?是比较差,一般般还是非常高?
给出全班36人成绩后,算出平均数,发现72没有存在数据里,可以看出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最后一题,学校一年级礼仪队,平均身高122.以下3位小朋友,谁可能是?118.121.127。
通过一个课例的分析,让我看出,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切忌概念的灌输,要让学生从问题中去思考,自己发现,生生纠正。
第三块内容——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呐呐呐!!干货!!!干货!!!干货!!
1.要尊重儿童特征,必须要好玩有价值。
课例:翻杯子。每次翻3个。
要求把4个正放的杯子都变成反着放,需要几次?
那5个呢?7个呢?(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用1表示正,0表示反)
有意思,在场的老师都在思考~
2.讲道理,有时也允许“混而不错”。对不是这年龄段该掌握的知识,学生可以混淆,但不能错。
3.学生理解的数学与教师要教学的数学并不完全一致。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到底该干什么??
要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1.撤梯子——从层层铺垫到直面问题
课例:平均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给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去思考)
2.拓空间——从小步快走到大问题引领
课例:比的意义
比赛中的比分,以及班级人数的比。
两个人走不同距离所用不同时间,其速度之比

3.破唯一——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
课例:第一小组,男生有5人,女生有3人,请问一共几人?
第一小组,语文之星有5人,数学之星有3人,假设没有人不得奖,请问第一小组有几人?
问题的递进,引发学生思考,并作图帮助
4.做深刻——从指令操作到自主探索
课例:角的度量
什么是1度角。如何从感觉步入精准?

5.究原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课例:11-20各数认识。
有2个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小珠子,能表示11吗?
生生对话,探讨。新出十位、个位的由来和必要性。
6.重综合——从单一训练到综合运用
课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要求知道,每个积到底表示什么?能说出来。
7.求变式——从机械训练到灵活拓展。
这个超级有意思!!
课例:正方形,长方形。
利用钟面。12个点,选4个点组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听完一上午的课,收获满满。
终于弄懂了!数学核心素养就主打8字,理性思维,问题解决!
同时,备课的时候,要针对六大素养展开。用核心素养的眼光看教材,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学分析出发。
针对一节课,要把握好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具备挑战性,喂饱学生!真的!这点深有体会,自己班两级分化是有的。总是等着后面的,经常一个问题剖析又剖析,这对一部分孩子很不公平。应该要有梯度,对于学习稍落后的,等待!慢慢来!对于数学思维好的,要喂饱!记下7种方法策略,回到深圳之后一定要用起来!感受学生思维的碰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