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个周末两天都回乡下,这期开学后稍作调整,因为小儿子上五年级了,阅读、学习时间要多些了,所以现在每周末就周天回去。
公公婆婆刚开始也不怎么习惯,他们已习惯了每个周五就接到他们小孙子的电话,告诉他们周六回老家吃饭。现在每周六晚上才会接到说第二天要回家吃饭的电话。
回老家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我们这搞得要提前预约,不然我们突然回家,婆婆就会念叨,小家伙要吃米汤,我又没做新鲜米饭,哪来米汤呢。
呃,最终是小儿子担下了所有,所以每次要回家打电话都是他的责任了,谁叫他有这要求呢。
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回自己家,碰上地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没有新鲜饭吃剩饭也行,如果没剩饭,那煮碗面条就好了。
说起这甑子饭,就得说说当地农村的生活习惯了。这边农村家庭做饭都用甑子蒸,怎么蒸呢?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呢,是要比电饭煲复杂一点。因为得烧柴火,所以做饭的人就得锅上一把,锅下一把了,蒸饭首先得用口大铁锅,这大铁锅是嵌在灶台上的,洗锅时得用刷把签洗(刷把签是用细竹条扎的),再用瓢和锅铲把水铲干净,把大铁锅洗干净后,加入清水,然后把洗好的米倒进锅里,这期间灶堂可以烧火的,因为用热水洗锅比冷水更容易洗干净。
米下锅后,偶尔要用锅铲轻轻搅动一下锅里,这个动作可以防止米生在锅底,直到烧到米锅沸腾开了,开了一两分钟的样子,就可以理米了。我家婆婆做饭在我看来像匠人做艺术品,因为她每个细节都把握到位,这时她不会直接理米,而是会用瓢撇去上面的米汤水,再搬来盛米汤的陶罐,用瓢舀些米汤烫一下陶罐,算是给陶罐再洗一遍,然后把筲箕不偏不倚的放在陶罐上,接着才开始理米,理米就是用瓢把锅里的米汤和着米一起舀在筲箕里,筲箕这时发挥的作用是过滤米汤,上面是米,米汤就流到下面的陶罐里了。
理好米后,筲箕是需要端到另一个地方去的,如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空盆上面,再把装有米汤的陶制端到灶台旁边的石桌上,用白纱布搭在陶罐上,以防苍蝇蚊虫之类的东西掉在米汤里面。
再次洗干净铁锅和甑子,锅里掺进去适量清水,把甑子放在水中,盖上甑盖蒸到上蒸汽,就可以把筲箕里的米倒入甑子里了,倒完后把甑子里的米用筷子摆弄均匀,然后要插些小孔,盖上甑盖开始蒸了。
这时候灶堂的火宜大且不宜太猛,用的柴火一般以青㭎叶为主,因为这种柴火燃起来快,又不会像木材那样凶猛,但却能烧起一大团火苗,把整个灶堂映得火通通的,火舌也伸出灶口,如若灶台上方挂有腊肉香肠,它们就可以享受这样的烟熏火燎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米饭就蒸好了,打开甑盖一看,嗬!白花花的米饭,香喷喷的米香,这样的米饭吃第一餐时叫做“鲜鲜饭”,由于做起来耗时不少,所以一般一天就煮一次,早中晚均可,全看主人家的习惯来。
我们家以前是早晨做就“鲜鲜饭”吃,午饭和晚饭就吃剩饭,剩饭就简单了,把上一顿的“鲜鲜饭”用大碗盛出来,然后隔水蒸热就可以吃了。现在我们周末回去就是午餐时吃“鲜鲜饭”了,因为我们中午才回家吃饭,早餐不是不回家吃,是根本赶不上,他们老人都很早起床,有时吃完早餐去地里干活了,天都还没大亮。
小儿子呢就爱那一口米汤,米汤却是要做“鲜鲜饭”才有的,每次回家进到厨房看到奶奶就问:奶奶,今中午有没有米汤吃?奶奶说有,他就开心得蹦蹦跳跳出去玩了,如说没有,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往往是让他奶不能惯着他,毛病没那么多,爱吃吃,不吃拉倒。
他奶自然是不想让他小孙子失望的,所以每次回家吃饭要预约的事也就由此而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