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胡诌仪式

胡诌仪式

作者: 我是大王_48f5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21:48 被阅读0次

          仪式是对生活的郑重。是意义的承载和表达。当一个人对某人某事意识淡薄时,走一次仪式就能招示某事存在的意义,也能显示热忱之心,敬畏之意。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生物学理论讲,你我而生都是几亿分之一而产生的独特的我。死是生命长河的结束。如此看来,生和死办一办仪式真的有必要。生而欢,死而悲才更符合世态人情。

          成人仪式。人从生物学的你变成社会学的你,成人算是一个节点。老祖宗懂得这一点,才有了一个加冠之礼的仪式,此时又依据他过去的发展,给他取字,希望他的发展符合预期。今天某些地方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也算是继承了古人衣钵了。

          结婚仪式。婚姻是一个家庭的分蘖,又是另一个家庭的重组,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仪式办的隆重些、热烈些似乎也不为过。

          此外,奠基竣工、离别相聚……生活中许多难以完成的,生活中值得珍重的,办个仪式也是一种慎重。如升旗,是因为一些人数典忘祖带坏了风气,为此,加强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未尝不可。

          但当下,仪式感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过少。如对待父母。古人讲究晨昏定省固然有过滥之嫌,但做子女的十天半月对父母不管不顾,在外工作一年两年也不回家探视,这样的人可大有人在。又如兄弟姐妹或亲戚,如果过年都不走动走动,不聚在一起唠唠嗑,举举杯,那和路人又有什么区别?

          二是过滥过频。譬如一个家庭吧,孩子出生办个仪式是可以的。但孩子十岁也办,考高中,考大学,考研亦办。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一个不落。又譬如有些年轻人或夫妻交往,过年要压岁钱虽说还行,但生日,三八,五二零,情人节也要。中国节过了,外国节也要过,这就让人疲于应付了。过多的仪式一旦泛滥,谁还会珍视呢?        我们主张生活的仪式感,但并不希望泛化仪式,读《红楼梦》,看看那些小辈的晨昏定省,真的感觉他们好累,倘若生活处处皆是仪式,那天伦之间,夫妻之间,师生之间哪里还有半点意趣?

            三是缺乏庄重感。婚礼上最重要的是男女双方的表白及父母亲友对新人的祝福。所以,西方人把它放到教堂里,让神来见证。那一刻的庄重严肃,那一刻的是要用生命来践行的誓言让人终身难忘。可是中国多数人的婚礼却走入了误区,父母和子女的开始是以金钱开道的,公公和媳妇的交往是打情骂俏,除了热闹,有什么值得铭记?

          葬礼,是对死去亲人的缅怀,最重要的是哀戚和沉痛。当然我们阻止不了别人的欢乐。鲁迅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也亦歌”,但作为至亲骨肉,最要表达的是沉重的悲痛才是。那种嬉乐的葬礼最要不得。

          升旗是对国家的郑重。那一刻要的是对国家的热爱之心,是对缔造江山之人的缅怀。怎么能够嘻嘻哈哈呢?

          四,仪式趋于繁琐。升旗仪式,少則三五分钟,多則十多分钟,简洁而又庄重,挺好。西方的教堂婚礼,几百年不变,魅力无穷,精彩。可有时,人为加入许多,捆住的是人们的手脚,禁锢的是人的思想。譬如一些葬礼,请道士念经,手续愈来愈繁杂,让后人喘不过气来。婚姻前的彩礼仪式让年轻人想想都后怕。有的地方升旗,你讲,他讲,一个小时都完成不了,实在是费身体,耗精力。这样的仪式还有必要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胡诌仪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es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