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德国科隆大剧院,17岁的女孩薇拉·布兰德斯,作为德国最年轻的音乐会策划人,她将为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基思·贾勒特举办一场即兴爵士音乐会。
门票被抢购一空,钢琴家基思将会1400名观众面前,不准备任何乐谱,也不进行任何排练,即兴进行钢琴演奏。
可当天下午,当薇拉带领基思和其制作人站到钢琴面前时,却大吃一惊。
眼前的这家钢琴小得可怜,音调不准,中间有几个键还是坏的,踏板也卡的要命。
基思的制作人对薇拉说:如果不准备一架新的贝森朵夫钢琴,今晚的演奏会就没法进行,因为这钢琴真的没法儿弹。
薇拉调动所有人员帮她寻找新的钢琴,但由于当天下雨,钢琴根本无法搬运。
最终薇拉只能让调音师对这家老旧钢琴进行修复,但是尽管调音师多种尝试,但仍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架钢琴太小,它所发出的声音在科隆大剧院这样的空间里,观众恐怕很难听清。
面对这个现实,绝望的薇拉在雨中隔着基思的汽车玻璃,苦苦哀求,最终基思对这个年轻的姑娘升起了同情,他说:记住,我是为了你才留下来的!
然而最终实际演出的效果却让每个人都出乎意料:这场钢琴独奏会获得全场观众的高度赞扬,演奏会专辑取得了350万张的销量,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同类专辑的销量能与之匹敌。
原来,为了让剧院中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到钢琴演奏声,基思拼尽全力,时而站起,时而坐下扭动身体;同时为了避开不合格钢琴的某个音区,基思转而弹奏中低音区,轰鸣的共振恰好掩盖了乐器的共鸣不足。这使得音乐产生了另外一种震撼,现场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这一场突发的混乱,让我们看到适度的混乱有时不仅仅意味着失控,更意味着挑战与突破,意味着新的灵感的迸发。
这世界上有很多令人生羡的成功案例,常常都是建立在出乎意料的混乱和麻烦之上的。
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之作《混乱》
“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蒂姆·哈福德在《混乱》中告诉我们:一味追求秩序往往会丧失创新能力。混乱不是用来消除、抵制的,而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创造力的创新资源,当我们能够拥抱混乱,就能够成为时空时代的掌控者。
《混乱》是英国作家蒂姆·哈福德的作品,他是全球知名畅销书《卧底经济学》、《谁赚走了你的薪水》的作者,《金融时报》的经济学专栏作家,BBC的一档节目《相信我,我是经济学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
《混乱》通过“创造力、团队合作、办公环境、即兴创作、出奇制胜、监管机制、自动化、适应能力、生活”九个篇章,为我们阐述:混乱不是灾难,而是一种魔力,它为一个人自主性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最大空间。
《混乱》指引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走出内心的“舒适圈”,我们就可以享受“混乱”给我们带来的创造力、警惕性、协作力,当我们不再用对待洪水猛兽般的态度对待“混乱”的时候,我们会将每个挑战转化为机遇。
相对井然有序,我们为什么不喜欢混乱?
人类似乎天生就喜欢创造一种有条不紊、可以量化分类、便于规划和预测的世界。
比起混乱、突发状况,我们更喜欢井然有序,这是为什么呢?
1.自我能力不足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NLP大师李中莹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话说当年天下饥荒,名不聊生,各个门派无法维持生计,将门中弟子一一遣散。
一位16岁的少侠,一身好武艺,迫于无奈他只得上街卖艺养活自己和5岁的小师妹。
为了吸引路人,少侠摆好梅花桩,并在梅花桩下面铺上碎玻璃瓶、刀刃等利器。
他的表演每次都吸引了一大堆人来观看,只是在表演的时候顽皮的小师妹总是会撞到梅花桩或者把梅花桩移动,他经常遇到原本已经腾空跃起,待落下之时,梅花桩却改变了位置。
在梅花桩上舞刀的收入还是很理想的,但是每次结束,少侠都会大骂小师妹,自己这么辛苦,万一有个闪失,以后谁来养活小师妹啊!
每次小师妹被骂哭,少侠又心生不忍,想办法把小师妹哄开心。
可是用不了多久,小师妹却依旧没法停止她的顽皮,梅花桩的位置仍然会被小师妹不时移动。
三年之后,少侠武功大增,练成了草上飞的绝技,落脚之处即使没有梅花桩,他也可以在刀刃上轻轻一点便随机再跃起。
这时的他,已经不在乎小师妹移动还是不移动了,如若没有点突发的意外,他反而会觉得没有挑战无趣了。
大部分人都喜欢所有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们会害怕那些突发的状况,害怕那些事那会让我们陷入没有准备的措手不及之中。
当我们的力量不足之时,我们会要求其他的人事物都按照一定的(或是我们设定的)的规定存在,如若出现变动我们便会大发雷霆。
事实上,只有一个人有足够的力量的时候,他才是无惧于事物的不稳定或者变迁的。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力量,他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有自信,而正是这种自信,才让自己不惧怕混乱。
2.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非常低
生活中,有些人凡事都需要一个100%的确认,他们往往需要非常明确的、正式的承诺,才能拥有安全的感觉。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无条件的关爱相对来说太少了,以至于他们要不断地需要确认到底是对还是错。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相对严厉,包容性不够,因此他们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不安全的,不可靠的,所以,他们就更需要一个百分百的确认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比较低,在一些令人产生压力、恐惧的情形之下,就会产生高度的认知闭合的需要。认知闭合主要是:“个体在应对不确定的情境时,对于确定性答案的强烈愿望”。
对于这类人在面对混乱带来的突发状况时候,尤其难以容忍,他们不能接受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混乱局面,这个时候他们他们往往会陷入深深地焦虑之中。
所以,这类人在平时会非常严格地遵循某些规定、也会制定自己的计划,并要求自己以及他人全部执行,对于混乱的排斥,正是心理上的自我防御。
3.天生的惰性
混乱是一种突发的状况,它会让我们想起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们不喜欢这种变化,是因为变化会引起我们打破原有的规划,需要花费脑力、精力、时间来重新应对,而我们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惰性。
在几亿年的漫长进化历程中,我们的先祖们为了生存与繁殖,将一些基因传递给一代又一代。
在人类的基因中,有一部分尚没有完全进化的动物性,它们会让我们立足于当下,去寻找生命的最佳方案。
大脑运作的某些功能上,我们并没有比我们原始的祖先强多少,我们执着于固有的、已知的已经尽在掌握的安全感。
比起突破这种安全感,我们更喜欢维持现状,因此我们一方面抵触这种混乱带来的变化,一方面也会经常性不由自主地寻找出其他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来缓解我们需要面对的“痛苦”。
善用混乱,让它成为一种魔力
面对那些让你措手不及的混乱,你是否心怀抱怨?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一直在抱怨这些混乱不该发生,那么就是在抑制自己,不让自己成长!
我们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却又害怕挑战,害怕混乱的局面。
面对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囧境”,如何像小女孩薇拉和钢琴家基思一样,享受混乱所带来惊喜?
1.混乱可以激发创造力
有人说,灵感是混乱瞬间的集合。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回家的路突然断了,你是不回家了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就像电影《人在囧途》里的徐峥一样,你一定会想到各种方法找到回家的路。
2014年,伦敦地铁大罢工,270个地铁站中的171个站点被迫停运。
这种突发的状况让很多习惯乘坐地铁出行的人们焦头烂额。
在罢工期间,绝大多数乘客改变了上下班的交通路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罢工结束,采用新路线的乘客当中有5%的人继续沿用自己新开发出来的路线。
原因是,自己新发现的路线不仅比之前老路线省时间,还省钱。
一场突发的伦敦地铁大罢工引发了混乱,但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寻求改变的潜能。
混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它可能是突发的,可能是不由自己掌控的,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避之不及的瘟疫,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所讲述的“意义疗法”一样,每一件事情都是能够挖掘出它积极有力的一面的。
当混乱的状态、事件出现,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挑战,它会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2.团队协作,混乱助力
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适当地混乱,这种混乱为个人发挥自主权提供了空间,这也是增加成员创新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 一团和气的氛围,有时并不利于商业决策。
在一个团体、企业中,团队协作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能力,但《混乱》中却指出,关系越是熟识、融洽的成员,反而效率更低,一团和气的氛围让团队陷入僵持的状态。
社会学家布鲁克·哈林顿,观察美国加州的投资俱乐部,并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
这些投资俱乐部的成员来自不同行业,需要投资的金额不菲,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尽管这种投资俱乐部并不是单纯以交友为目的,更希望能一起赚取利润,但由于俱乐部成员都是由朋友组成,带有比较强的社交性质,比起那些非社交型投资俱乐部,这种俱乐部的投资选择往往差强人意。
比如某个俱乐部决定不够某只股票,只是因为其中一个成员认为该公司部分业务是武器制造。
同时他们即使对其他成员持有不同意见,也会带着一种“为什么要让朋友难堪呢?”的想法,整个俱乐部在融洽友好的氛围中错失一笔笔赚钱的机会。
* 团队出现矛盾时,混乱可以让彼此共同迎接挑战
一个良好运转的企业、组织都会拥有很多部门、小团队,这些小团队都代表一个纸盒的一面,彼此相连,如果哪一面没有粘合到位,纸盒就很容易散架。
著名的罗伯斯山洞实验,一次操纵的杰作,背后是称为:“被遗忘的社会学经典”。
开展这个实验的人是著名心理学家穆扎弗·谢里夫,他带领研究人员对美国的两个少儿夏令营团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所有成员被分为两个组,飞鹰和响尾蛇。
由于“部落效应”,两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经常在很多场合下发生口角,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部落效应:指我们不知不觉就将自己归为某一个团体里面,从而对另外一个团体对抗。)
而最终让两组成员消除隔阂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实验人员尝试了一个新的办法。
他们把所有人带到了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孩子们被告知他们的供水系统被蓄意破坏了,于是两组人成功合力扫除了障碍,所有人都完成了任务。
第二个问题:两组人需要一起筹到足够多的钱,才能看一部大家都愿意看的电影,于是所有人都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努力筹钱,最终他们还在一起吃了饭。
随后的几天里,队员们又“意外地”遇到了更多的问题。
通过一次次实验人员制造的“混乱”,让夏令营的两队成员冰释前嫌,也让他们看到了更高的目标,他们需要合作完成才能实现共同利益。
当一个团队、企业、组织的的小团队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适当地混乱,会让大家消除隔阂,为了共同利益而凝聚在一起。
3.建立在刻意练习之下的“即兴发挥”
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能够在某些场合即兴发挥的人,他们激情四射、知识渊博、妙语连珠,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无限的魅力。
然而,真正完美的即兴创作是建立的“刻意练习”的基础上的,而刻意练习,不仅仅是勤奋、刻苦,也不是单纯地指代“一万小时定律”。
《刻意练习》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除了一万小时定律本身,培养训练天才型的专家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
也就是说要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方能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
训练者要对基本概念、关键知识、思维框架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再加上勤学苦练,才能使自己的技艺纯熟。
在《像TED一样演讲》中讲过,一场看似成功的演讲需要:“热情+精心准备的内容+台下无数次的刻意练习(语音语调、肢体动作......),当这一切成为你的一部分,融入到你的呼吸之中,你才能真正的做到“即兴发挥”。
《混乱》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掌控失控混乱局面的操作系统,这套操作系统可以让我们从乱中获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享受“有序混乱”带来的挑战性与创造力,身处混乱,拥抱混乱,发现它赐予我们的独特魔法吧。
面对混乱的另一种选择
《混乱》让我们认识到:
混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随处可见;
不同场景中,混乱所给予我们的积极作用;
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适当创造混乱,往往出奇制胜;
享受混乱状态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混乱总是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期而遇。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混乱就像我们常说的“世事无常”,而这种世事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
《红楼梦》中有著名的《恨无常》一曲,“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佛教中有一个 “无常”的概念,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
这所有的“无常”,从某种叫来说,,就是“混乱”。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都不是静止的,看似混沌的万事万物也仍旧在遵循一定的轨道去运行。
就像这次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疫情一样,当它夹带着危险闯进我们的生活之时,它确实对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起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它让我们无法出门、使我们无法享受原本欢乐团圆的春节、打乱了我们的所有计划,让整个经济低迷........
同时,由于疫情,也可以不再担心客户随时呼唤,也不用分心出去社交,不用时不时地想刷个网购......
窝在家中,安安心心地看上几本书,写上几篇文章,踏踏实实地把之前上课录音整理成文字(相当于又认真学习了一遍),做一些平时想做却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疫情期间不但没有感到无聊,反而觉得格外充实。
让我们不妨大胆的推测一下:
当混乱出现,我们所持有的态度,是一时地即兴决定吗?
不,我想不是,至少不全是。
也许我们一直都知道该如何面对。
我们可能早就有某个计划,或者某个概念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之中,而混乱出现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执行“爬山算法”,去寻找最积极、最有利的一面,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也可能选择逃避、退缩,怨天尤人,消极面对,迷失在这突如其来的混乱之中。
把混乱看成一块石头吧,至于它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那就取决于自己精神上的选择。
选择看到混乱积极的一面,让它成为我们的信念,注入我们的精神之中。
史铁生说:
“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
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
当我们能够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混乱,那么混乱就恰好成为另一种形态的“秩序”,也恰恰是创造另一种机遇的温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