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乐山市社科联的退休老同志马琦写了一文,批驳发表在《三江都市报》,署名为唐长寿《苏稽茹公桥》,这篇文章,说的是现存乐山苏稽古镇横跨峨眉河(旧称符文河)的漫水石桥,本来史书上有明白记载,叫苏稽大桥。唐长寿先生偏不尊重史实,张冠李戴,编了个故事,把水口地界上,曾经一座叫“儒公桥”的名字安装在苏稽大桥上。我觉的马琦先生批评的有理有据,便将马琦的文章图片在我的朋友圈转发了。
我不认识马琦,也没见过真人,看过他的几篇文章,都是采用压缩图片发布。以我对当下新闻传播的理解,马琦先生不善于推销,纵有满腹经纶,学究气太浓。在快餐文化、流行编故事的当下,他的见解很容易被人忽略。于是建议他授权我,把《苏稽大桥不是儒公桥也不是茹公桥一一评唐长寿《苏稽茹公桥》一文,在我的个人公众号发表。
自从2017年初开设“高原黄潮”公众号,刊登的文章都是我的原创,很少转发别人的文章。即使转发,也比较慎重,于是又认真阅读了马琦先生的文章,特别是民国版1934年《乐山县志》上的地名、地理位置的古今比对。正好我有一本印刷精美的《乐山县志》,通过阅读,我认为马琦先生的批评是站得住脚的,是尊重史实的。
我的这本《乐山县志》民国影印本,是2011年9月由乐山市市中区地方志办公室按照“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原版印制。应该是权威版本。这一版《乐山县志》有大量的图示,从乐山县城的照片,凌云山乌尤山、文庙、万景楼等照片,到全县平面地图,县城街道图,还包括县属各个乡镇的地图,乡村水利设施(包括重要桥梁)地图。
地图制作相当专业,看得出当时的绘图员黄光泽先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乐山县历史悠久,其行政区划变动大,我从《乐山市中区人事志》了解,1946年,省政府令乐山县行政区域为四个区,辖四十个乡和两个城镇。苏稽一带属三区,下辖怀苏乡、古市乡、苏稽乡、符溪乡、杨湾乡、玉龙乡、平兴乡、观峨乡、安谷乡、车子乡。
我又在百度词条看到,苏稽在清代嘉庆十七年(1812)属于怀苏乡苏稽场,民国初,又分属古市乡苏稽场和怀苏乡沙咀、葛老两场,也就是说,一条峨眉河,把苏稽分成三个场。在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时代,怎么改都是正常的。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峨眉河流到苏稽三场的时候,那座由许多长条石组成的石桥究竟该叫什么名字?
回到《乐山县志》,第五卷(津梁)部分,这️一卷专门介绍乐山县境内的渡口和桥梁,找到“怀苏”乡,第100页,映入眼帘的是“苏稽大桥,离县城三十里,成立于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0),是通往夹江、峨眉的桥梁”。此桥的重要性在160年以后的2002年,乐山市市中区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集(经济专辑·交通篇),主编张德银,作为乐山历史大事记:“公元1840年,道光二十五年,建成苏稽大桥(即苏稽石梁桥)。”
怀苏乡的苏稽大桥具体在什么位置呢?《乐山县志》第二十八页,“乐山县怀符古三乡地图”,我们清楚看到,以峨眉河为界,河的左岸是怀苏乡,河的右岸分别是符溪乡和古市乡,苏溪、水口都在古市乡的范围内。左岸怀苏乡沙咀、葛老处架设了一座桥,由于地图比例尺太小,没有标注桥的名字。这没关系,怀苏乡有一重要的水利设施叫牛特堰,《乐山县志》第32页有一幅水利分布图,峨眉河(地图上称符文河)流径苏稽三场,绘图员专门在沙嘴场之下标注了大桥二字,旁边是立林寺。显然,此大桥正是指苏稽大桥,毫不含糊。
行文至此,我赞成马琦先生的论点论据。唐长寿先生想当然的把“儒公桥”三个字指鹿为马,安装在苏稽大桥名下,严重损害了苏稽大桥的光辉形象。乐山是一座标榜文化的城市,现在正热情满满打造古镇,尊重古镇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名称,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还是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峨眉河两岸民众的尊重。他们口中的老桥儿、老石桥,是苏稽大桥的小名,亲切!
把这样一些荒诞的子虚乌有的故事刻在苏稽大桥旁边,完全是对真实历史的恶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