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以唐画和龙门石窟的雕塑出镜,配以古兴雅乐的吟唱,给人营造出幽静、古朴而又庄肃之感。
非科班出身,我无法从诗词的角度进行专业品读,单单就电影本身讲述的故事而言,从每一个细节生发延展出去,都能变成一篇宏大叙事,任何一点似乎都能散枝开叶。从前的第一志愿是汉语言文学,但我不后悔自己学了现如今的专业,因为接触到的学科让我能够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也许和学中文就会有些许不同之处吧。
也是看了解说之后才发现影片其中的五个章节名称使用了建筑术语,正好呼应暗合四合院的构造。而画面之唯美动人,秋风飒飒间,落叶纷纷摇,是我见过的北京的秋天。那些专属的代名词,蓝天,金黄色树叶,晴朗阳光,劲风。片中出现了些老照片和古早的北京城视频,甚至都是我去过的地点,譬如有颐和园,故宫,就连构图拍照的方位都一模一样,如今重现大屏幕,便想起了此行北京的种种,于是再一次感叹北方真好。
拍摄手法:片中大量幽玄,优婉、深远、干净的空镜头,很有意境,日本文化中“物哀美学”质感气息扑面而来,有点“侘寂”的况味,也包含了禅宗思想中的“无”。大概美学的规律都在那个“点位”上,最后大道至简,万物归一。
配乐:视觉影像本身有局限,无法全面展现叶嘉莹的深度和广度,于是便以物之声赋其乐。不过背景雅乐存疑,太日式,不像中国雅乐,但听来还是吊人心,更偏凄婉悲楚。
“似月停空”与“月映千川”
“我出生在六月的第一天,于是他们给我取的小名叫小荷子。”以荷譬人,当属叶嘉莹先生。荷花的开谢与新生似乎能恰到好处的隐喻她的品性,幽微清空。晚年所作咏荷词《木兰花慢》也有此显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叶嘉莹在16岁写了这首《咏莲》,第一眼我便注意到了最后两句,其中蕴含的禅机与王安石的“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似乎暗有契合之处。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因果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淋雨了,然后生病了。“生病”是果。“淋雨”是缘,不是因,“因”是过去造的杀业(杀生)。——一般来说,杀生 为因,会得到一个果:断命、多病。反过来也成立。同样的:
被瓦片砸中是“果”,瓦片 是 缘,不是因。“因”是过去做的相应的伤害他人的事情(这个事情,称之为“业”)。——造如是业,感如是果。因果相配对,不要错把缘当作正因。——如果你种下了伤害他人的因,就算不被瓦片砸中,也会有其他东西砸中你。不关瓦片的事。因果的法则是:你造了这个业,那这个业所对应的果将来就会在你身上、或者心上成熟。业力就是这样,你没有自由,你也支配不了。除非,现在不造这个业,将来就不会有这个果。
“一机抽”引用的是《楞严经》的。《楞严经》属于唯识宗。也就是一般说的“境由心生”,这个“心”不是“唯心主义”的心,指的是“心识”,或者暂时说“阿赖耶识”。心好,周围的环境就好;心不好,周围的环境也不好。反过来也成立 ,苦果是由造不好的业二来,例如打人、骂人,但这些都是由不好的想法先去推动。如果去掉不好的心(想法),就不会造不好的业,自然不会得到不好的果(例如这里不会被瓦片砸中、就不会遇到不好的境遇)。
“一机抽”就是:让这个因休息、停下来;让这个妄念停下来;让烦恼停下来。烦恼妄念不断,就看不清真相。一旦烦恼妄念妄念停下来,本来面目就显出来了、就清净了、就解脱了。
按照《楞严经》的原文“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重点关注“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这里的“根”指的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以 眼根 举一个例子。 眼根 碰到 色境 产生一个眼识,然后意识去分别,只有,起烦恼造业,将来感果色境,比如说一朵花。例如看到一朵花,这个时候眼识生起来了,第二刹那,意识(心意识)就会去分别。怎么分别呢:好看的,生起一个贪心;不好看的,生起一个嗔心。贪心、嗔心 就是不好的心,这个心起来,就在造恶业了,将来就会感苦果。“一机抽”就是让这个 心意识(机关) 停下来。那就清净了。
与禅
“大千劫刹几微尘,遇合从知有胜因。圣地同参追往事,谓言一语破迷津。陶潜诗借酒为名,绝世无亲慨六经。却听梵音思礼乐,人天悲愿入苍冥。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花开莲现落莲成,莲月新荷是小名。”
我们都是在微尘的世界,经历了多少劫刹,经历了多少沧桑,今天我们相见了,真是有好的因缘才能相遇。
迦陵频伽是妙音鸟的名字,迦陵也是清朝词人陈维崧的别号,又与“嘉莹”谐音,偶然一次老师要发表她的作品,于是她便用了迦陵作为自己的笔名。
“花开莲现”成佛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花落莲成”是说当你把世上外表的繁华都撇掉了以后,方能成正果。
透网金鳞的典故。没有撞入网的鱼,对于网就没有必然能脱出的把握,只有曾经撞入网又能脱出的鱼,才真正达到了不被网所束缚的境界。
《瑶华》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馀几。
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 。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 。
赵朴老《瑶华》光华照眼,慧业因缘,历多生能记。灵山未散,常在耳、妙法莲华真谛。十方严净,喜初度、来登初地。是悲心参透词心,并世清芬无几。灵台偶托灵溪谷,便翼鼓春风,目送秋水。深探细索,收滴滴、千古才人残泪。悲欢离合,重叠眼、生生世世。听善财偈颂功成,满座圣凡兴起。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欲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不断烦恼,得成菩提。”
说李商隐的诗“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人类已经有了这么长久的历史,如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都是想要追求一种和平美好的生活,那世界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科学很发达,物质享受也越来越高级,可人类并没有完全幸福安乐。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这个世界会怎么样?所以什么时候人能有一个真正的觉悟,就像李商隐诗中所写“何当百忆莲花上”,真正有这样一个祥和的世界。
何以度苍生,此度亦是渡。
他渡——和(hè)老师
“你不知道那一份师生的情意,这对她有多重要!”
她有过非常好的老师,叫顾随,大二的时候在课堂上相遇,最初替她改诗,后来到了大三大四,就不改了,变成彼此唱和,她写六首交上去,老师再和六首,一来二往间,她和老师顾随先生的感情很深,远远超越师生关系,这是独属于人性的美,诗词之间的美,都是相通的。而老师顾随对叶嘉莹也有很高的期望,1946年,顾随在写给她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并且常常以禅宗“见与师齐,减师半德”(如果学生的学问见解和老师一样,已经是矮了半截了)来勉励学生。
“顾先生不希望我只做一个唯唯诺诺的能够遵守师说的弟子而已,而希望我如同南岳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那样,能够‘别有开发,能自建树’”。至于如何能够“达到此目的”,信中说道:“除取径于蟹行文字外,无他途也。”所谓“蟹行文字”,指的是横向书写之字母文字。信中还说:“至少亦须通一两种外国文,能直接看‘洋鬼子’书,方能开扩心胸。”便是片中叶嘉莹先生所讲横竖之道,多读一两本外国书,于是融古今中外为一体。
离家去台湾时,她只带了两个皮箱和上课的笔记,衣物都不重要,是随时可以买的,但是自己的笔记却无法用钱财换得。在台大上课,她从来不拿讲稿,是随讲随写,这个习惯像极了她的恩师顾随先生。这种教,也支撑了她一生。
“那些衣服和印刷的书都是身外的东西,没有了可以再买 ,可是我所记的老师的讲课笔记是唯一的,是最宝贵的,因为从来没有整理印刷过,所以是不能丢的 。”
课堂上随口一说的“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料。”被她留心记下,回去成了一首词。多年后,老师和她另一首,似乎更像是同一作词人对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解释回应。
影片中男女各一句,左右两声道,合成两首词,恰是美极了。
烛短宵长,月明人悄。梦回何事萦怀抱。
(昔日填词,时常叹老。如今看去真堪笑。)
撇开烦恼即欢愉,世人偏道欢娱少。
(江山别换主人公,自然白发成年少。)
软语叮咛,阶前细草。
(柳柳梅梅,花花草草。)
落梅花信今年早。
(眼前几日风光好。)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渡人——教学生
令人难忘动容的一幕是,在台湾,她的学生们围坐一堂,互相背诗词,谈论老师的风采,其乐融融。颇有当年孔子与弟子侍坐风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的师生情谊,羡慕至极也。
在台湾,端午节同时是规定的诗人节,然而新旧两派诗人对屈原的解释定义不同,两派诗人不大来往。受新诗人痖弦之邀,叶嘉莹在他主编的《幼狮文艺》上发表了三篇论传统诗的文章,用动人的思想和才情奇迹般地调和了两派诗人间的矛盾。痖弦说,在叶嘉莹的影响下,新诗人和旧诗人开始在一个桌子上吃粽子了。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学生应该看唐诗宋词,我想,她影响我。”
后来她回南开讲课,教室里人满为患,地板上窗户上都坐满了人,还有人挂在窗外听课,学校于是要求学生凭听课证进入,学生们便用萝卜仿造了“南开大学中文系”的图章,假造听课证,想蒙混进入课堂。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大陆出版我的文集,是由于我的老师而衍生的一段因缘,而台湾出版我的作品集 ,是由于我的学生而衍生的一段因缘,这一切都是使我极为感念的。”
渡劫——半身飘蓬向江海
“意暖神寒”
试曾想,一个人的一生几近跨越了整个中国近代史和半个世纪的当代史,里面所包含的主题之厚重、浩大,文化之宏伟、博大,经历之坎坷、艰辛,不得不令人反思自己之渺小、微弱。
王国维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也是她生命艰苦经历的真实写照。在叶嘉莹迄今将近百年的生命历程,时代的波谲云诡翻腾,那些扑面而来的浪潮,她时而侥幸避过,时而直面而上,于是 “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它变得更宏大了,几乎成为哲学命题。
“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18岁的时候,她母亲在天津手术感染,回北京途中去世。
1948年结婚,跟随丈夫辗转去了台湾,白色恐怖后怀抱刚满周岁的女儿入狱。
《转蓬》描述当时的情景:“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之后在台大教书得到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交换两年的机会,后来几经波折去了加拿大温哥华。
《对窗前秋竹有感》: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菩萨蛮》(1967年作于哈佛)云:“西风何处添萧瑟,层楼影共孤云白。楼外碧天高,秋深客梦遥。天涯人欲老,暝色新来早。独踏夕阳归,满街黄叶飞。”
第一个引人热泪之处
她在飞机上看见窗外灯火通明的街道,在想那会是长安门大街吗,那里就是我的家,西单西边的窄巷胡同就是我的家,门巷依旧,这句话一出泪潮翻涌到最高。北京西城察院胡同。
“第一次回国探亲,我在飞机的窗上,看到一排大街都是灯火,我就想那是不是长安街。长安街是我老家所在的地方,所以我一下子就流出泪来了。”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西单西去吾家在,门巷依稀犹未改。空悲岁月逝骎骎,半世飘蓬向江海。入门坐我旧时床,骨肉重聚灯烛光。莫疑此景还如梦,今夕真知返故乡。”
回加拿大后,一气呵成《祖国行》,在开车去看牙的路途中,躺在牙医的病床上,那些诗词就一句一句跑出来……
然而,“叶嘉莹的文章不得在台湾出版。”就是这样一位融合了大陆和台湾、香港的诗词交流者,却因为一篇怀念故土祖国的诗被台湾当局封杀。
第二个引人热泪之处
七十年代,祖国变化日新月异,引发了她归欤之念。“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选择,我去台湾不是我的选择,我去美国、去加拿大都是迫不得已。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国教书。”
《向晚二首》之二写道:“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看着天边斜阳浮动,她毅然决然申请要回国教书,于是看着窗外的故土,她流露出的独白与情感,热了人的眼眶。
没想到触动我的两个地方都是与家国有关,家国情怀也许是深植骨子里的吧。“谁知散木有乡根”,中国人的国家和乡土之情真的是很强烈。尤其这些经历过抗战沦陷时旧中国苦难的海外游子,都同样怀着一份永远无法消除的对祖国的深情。而且飘零越久,对祖国的怀念就越深,想要对祖国有所报效的意念也就越坚决。
年过半百的她,本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余生,结果却突闻噩耗,女儿女婿因车祸双双去世,《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从来天壤有深悲,满腹酸辛说向谁。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蒲公英的空镜头,一朵花絮还在枝上,一朵空留枝干。这个镜头就很有“命运感”,不知道何时,就随风逝去了,小簟轻衾各自寒。
“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经历这一劫,开始由为己转向了为人,一个人必须拥有把小我化为大我的精神和感情,把自己的胸襟扩大 。一种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一种是对大自然的融入。
一个人其实也很奇怪 ,可能一定是真的受到很沉重的打击,痛苦到了极点的时候,你反而有了一种觉悟,超越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追求,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纪游绝句十一首》之二:“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今日我来真自喜,还乡值此中兴时。”
而一阕《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如同播下了一颗种子,埋下希望与梦想,诗词是有生命的,叶嘉莹用她的生命去体会诗词的生命。同时也藉由诗词的生命传递给下一代,她撒下的花种,如果有一个人的人心不死,那便会因此而开花结果。她说,“就是千年以后,我会等待有没有留下的一个莲子会开出花来呢?这是我的词。”
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是,片中提到远古通话隔洋传语的蓝鲸意象。
《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这里的意境极好,也是无数传承人正在力所能及做的事情。也许当代人不懂,也不喜欢,但要留下这些,如同蓝鲸般,在海上留下遗音,也许在未来就会碰到知音。
白先勇说:“我想她跟我一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没落,很焦虑,很心急。”所以,叶先生如今正在争分夺秒地做着古诗词吟诵的工作。
她曾经深情地说“我说‘老去余年更几多’,我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也许旦夕之间的事情,我就教大家吟诗,我觉得这个要把它传下去。所以剩将余世付吟哦,我说‘遥天如有蓝鲸在。’沈先生说的蓝鲸可以隔洋传语,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就是这样。”
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和齐豫演唱《飞鸟与鱼》开场前的话语,“也许有些人听得懂,有些人听不懂,或许有些人觉得,它不够流行,那也许也有人很有感触,这都在听众的心里,没有关系。”
“庇根枝叶从来重,人有生就有死,不足为惜。可是,你有没有尽到责任呢?今年的花落了明年还有没有呢?树的根本是不是还在呢?用你的枝叶保护好树的根本从来是最重要的。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有没有尽到传承的责任呢?”
这是对文化传承的醒觉和关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传承。
渡己——救自己
人的一生终究是孤独的,每个人在世界上事实都是孤独和寒冷的。友人说叶先生的困苦是通过诗歌渡了过去,“她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江大河,到达彼岸。”她在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中,体悟到了不同年代诗人们共有的孤独、悲哀与寂寞,从此惺惺相惜,“死而复活,失而复得”。
“一个人做人只是穿着白袜子不肯沾泥,总是自己保持清白、清高,这样的人比较狭窄 ,比较自私,遇事不肯出力,为人不肯动情。”
“口腹虽累人,操作终自己。”求仁得仁,又何怨?
痛苦的人是他醒了以后,觉得他是劳苦的,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他又跳不出去,还得过这样的生活。一个人能够深入进去,而又能够跳跃出来,没有被它圈套住,是真的了不起。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人生在世,这世界上所有的悲哀、痛苦、挫折、患难都是原本就在里边的,人生就是一个非常悲苦的世界。
进无师友相助,退有生事之累,偶有读书心得无人可谈,遇到问题也无人讨论,常常有陶渊明所说的“欲言无予和”之叹。
面对婚姻的不如意,她坚持完美的持守是一种最高的理想,无论人际的另一方的行为如何自己的持守都不该改变。然而,她却讲这是造成人际关系之不平等的一种懦弱的道德观。
后来她提出一个概念“弱德之美”,意为在外界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自我约束和收敛以委曲求全的一种品质。其形虽“弱”,但却内含着“德”的操守。
坚持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
去者难留,逝者无还,生灭色空,早当了悟。
“说叶先生来上班了。她迎面走来,看见大家,眼眶一红,但也就是那样了。”难以想象她失去女儿之后一个人的内心承担了多少!
友人谈她:“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的吗?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人的一生要如何去化啊?太难得了,嘉莹把万事万物轻而化之,快乐和痛苦都拉得很平,自己退到一定的位置,用同等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大小事。”
“我特别幸福能认识她。”她说。“你一生中很难遇到这样的人。”
无论是音乐还是诗歌的节奏,最终都是为自己找到节奏。人生就是找自己的节奏,每个人寻找自己生存的位置,而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平淡化。面对大欢大喜大悲大恸,她退一步、淡然化,在诗词里、在生活里慨叹所有稍纵即逝但又永恒的快乐。
“我想这人生,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所能掌握的,你不知道会落到哪里。可是不管落到哪里,无论命运或者机遇把你落到哪里,你都要尽量做好这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不管命运把我抛到哪里。我都愿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做好。”
她真美。相由心生。30多岁的叶嘉莹,面容清朗、宽容、明晰,没有任何遭受命运之难的留存。白先勇看她高贵:「她不必……,便是贵族。」戴锦华看她崇高:「这样的体认生命的方式,面对生命劫掠的方式,就是崇高……极度朴素、节制、诚挚」。从年少旗袍到台湾梳着杰奎琳肯尼迪的发型,从加拿大西装到回国探亲长城上的白布衫,一路衣着看遍时代政治更迭。影片开始,叶嘉莹淡淡地说「我确实经历了人生的忧患」,但并无叹息。90多岁看年轻合影,努力分辨「第一排这个可能是我」,又抬头笑「人生如梦」。
无论是少女时代专注清澈的眼神,飘零离乱时隐忍不言的孤傲,中年以后渐趋温和的沉静……人生坎坷愈多,笑容反而愈多。眼前的一切辛酸悲苦,和温暖幸福,从高处远处看过去,其实都是平等的。
“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为而为,总之我写了这样的诗。”
最后一章没有标题。故居被铲平了,父亲脑溢血去世,丈夫去世,孑然一身,她回了内蒙高原故土,爬上高地,指着苍茫一片空旷的玉米地说:“这不就是《诗经彼黍离离》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寻根,11岁的小荷子与81岁的迦陵在叶赫水畔相遇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的墙壁上,有一首叶嘉莹写就的词,是她对于自己人生的诗情描绘:
一世多艰,寸心如冰,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渺姑初识真仙子。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另外,岁月有了联系。痖弦、席慕蓉、白先勇、齐邦媛,这些都是熟悉的人名,还有天津、台湾,都是息息相关的字眼。
当我看到一半,她的经历也差不多了然。跟随叶嘉莹先生从北京到台湾到美国回天津,总在间隙时觉得和齐邦媛的《巨流河》如此相似。她们都是来自北方,且家境可算殷实,同样经历了那个烽火战乱的年代,结婚南下到台湾,之后都从事教书,在台大,后来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地交换、作访问学者,甚至还都是研究文学,一个古典文学,一个外国文学,并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
两位老人的经历似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齐邦媛的一生相对平和安宁,至少从不需要为基本的生存操心,叶嘉莹一生经历的忧患则要多太多。
她们都经历了时代动荡,都通过教书完成自己的使命。惊涛骇浪之中有自己的坚守。我在思考,是什么让生命在历史滚滚洪流中熠熠生光?
对于叶嘉莹和齐邦媛而言,有一个重叠的因素,老师。叶嘉莹的先生是顾随,齐邦媛的先生是朱光潜。看见了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推动。让他们在学生时期便有了高尚人格的耳濡目染。
叶嘉兴一直引用顾随的话“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这样能够彻悟苦难的同时找到希望的依存,寻找无望中的希望。我想这就是叶嘉莹叙述自己遭受三次打击依旧能有坚定前行的原因。
这样的想法是如此的通透,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让年过八旬的她纯粹得像一朵夏日午荷,曼妙如此,让人倾心。
后记:也由着这部电影,顺带买了电影同名书籍,还找到了叶嘉莹个人口述自传《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花了一周时间看完。发现一旦沉迷于某种事物,便想将之一口气地彻底了解清楚,无论人还是事,都会是这样,上上下下,翻遍所有资料,利用所有途径。假如你开始想要了解一个人,便会穷尽一切途径寻找与她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其履历一遍一遍一遍地看,不厌其烦,当然其中也有原因是你找到的东西都大致差不多,所以在重复的过程中也就加深了你对她的印象和熟悉程度。突然回想起了从前那股痴狂劲儿,在迷上了一个人之后,无论对象是谁,似乎都不曾改变。
我觉得好的作品就会这样,无论文学还是电影或者其他艺术作品,让人深陷进去,想要一股脑钻进去,停不下来,围着它转,然后整个世界都充溢着它的影子。
最重要的是,你也会恨不得分享给所有人,想要让别人知道这有多好,而且也希望能有人同你讨论,见证这种美好。可总怕打扰到别人,没有人会愿意听你的碎碎念,或者分享心事,于是就独自婉转,所以似乎有时也会陷入“偶有读书心得无人可谈,遇到问题无人讨论,常常有陶渊明所说的'欲言无予和'之叹。”不过,这毕竟只是极为偶发情况,大部分时候还是“相逢倾盖许知音,谈艺清斋艺万寻”,而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当然,这些情绪从内心逃逸出来之后,抒写完毕也就结束了,心灵也就解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