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古诗词
读唐诗,学写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读唐诗,学写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23:31 被阅读0次

      攀行山间,回望来路,只见白云青霭,苍茫一片,然而身在其间时,却既不见白云,也不见青霭。你是否也有此感受?

      终南山

    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为终南山的别名。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海隅:海边。回望:环视。青霭:青苍的山雾。分野:古人根据天上星宿位置,把地上州郡划为不同区域,称为分野。殊:不同。

译文:

      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山一直到海边。在山间回望,只见白云连成一片,远看山林中弥漫着青苍的烟雾,近看却什么都没有。主峰将终南山分开,各山峰间阴晴不同。想找个人家投宿,只能隔着溪水向打柴人询问。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时隐居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天都”这里有双重意思,指天帝的居所,也指长安,诗人站在遥望的角度,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终南山的高耸入云,及连绵到海的雄伟壮丽,而这一形象得益于“近”“到”二字。此两句诗人仿佛以天地为画布,大笔挥动间,已勾勒出终南山宏伟轮廓。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联抒发登山途中感受,可谓神来之笔,短短十字 ,道出常人心中所不能言。白、青,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回望合”“入看无”生动地再现了山间白云、青霭的流动。诗人视觉由远及近。留给读者的是终南山幽深而朦胧的美。

    颈联:“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此时,诗人已到山顶,视角由高到下,这也是大笔勾勒,渲以光影的灵动,因中峰而变,各山峰形态迥异,各有千秋。至此,终南山的高、远、深、阔的雄伟景象已呈现在面前。

    尾联:诗人已是下山途中。“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朱之荆评:“结见山远人稀。”“隔水”“问”给人以无限遐思。

    清黄培芳评此诗:“神境。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昔人所谓如四十位贤人。一结从小处见大,错综变化,最得消纳之妙。”

领悟:

      读王维的诗,仿佛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此中真意,并不尽诉,禅意便在这平常景物中,只管慢慢去悟。对文字的锤炼也已是登峰造极。

网图 侵删

相关文章

  • 读唐诗,学写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攀行山间,回望来路,只见白云青霭,苍茫一片,然而身在其间时,却既不见白云,也不见青霭。你是否也有此感受? ...

  • 读《唐诗三百首》(106)

    《唐诗三百首》第106首,王维的“终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

  •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此典句出自[唐]王维《终南山 》: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 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 唐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

  • 终南山麓翠华山景(二)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太乙近天都》王维

  • 每日一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

  • 学写字

    学古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 巍巍终南山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终南山 [ 唐·王维 ]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 九州行——山水篇《再游翠华山》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07-15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715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学写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nd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