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月亮,
我们来说说女人的金钱观。
女人与金钱,有说不完的话题,扯不清的关系。当你口口声声说要嫁给有钱人时,你便被贴上了拜金女的标签;当你在为了房子车子据理力争不愿委屈将就时,你就成了物质女;当你念叨着真爱至上、不顾一切嫁给一无所有的男人时,你又成了别人口中傻女人的代言……在金钱面前,不管怎么做,女人总是不好。
钱是要紧的
当我们说金钱的时候,我们说的究竟是什么呢?
金钱,并不是天上降落的雨滴,也不是树上结的果子,更不是大海里游来游去的鱼,它不是大自然进化论的衍生产物,它是人类社会一项伟大的发明,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它并且使用了它。这是个毫无生命的东西可以是石头,也可以是贝壳,也可以是金块银块,还可以是一张纸,甚至是灵敏机器里的一种声音提示……在它存在的3000多年的历史,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则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女人这里,金钱不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这么简单,它是比爱情更实用的未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的保障;它是女人在黑夜里醒来想到殷实的储蓄时那种心安与温暖;它也是女人在一切不合理的要求面前理直气壮说“不”的勇气与自尊。
正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最幸福;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有的美梦是好的,只要没有破灭,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确实是要紧的,那是不是说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或者嫁了个有钱的男人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呢?
有花钱的本事,更要有赚钱的能力
想要金钱发挥它的应有之义,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赚钱的能力是万万不能丢的,而是是要反复修炼的。
文人与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契合性,尤其是在面对金钱这个问题时。文人逐利,被骂失了文骨;文人抱残守缺,以“君子固穷”自居,又被人揶揄酸腐气息。作为文化人,一定要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这样才能保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发言的姿态。这点跟女人真的很像。所以,文人需要赚钱。宋朝的司马光,跟人聊天的时候常常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司马光的标准是:你能不能维持生活,能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认为你有正确的金钱观,才有独立的人格。
如果你单纯的依赖男人养活你,无疑就像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存的重症病人一样。你有没有这样一种能力,可以胸有底气地说“有没有男人我都能过得很好”,这样你才有跟任何男人对等的资本。
人们常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万能的,如果非要找出一种东西来阐释万能的真义,没有一个人可以否定,确实只有金钱可以无限度的接近这种万能。
当历史的车轮在沟沟壑壑之中辗转到今天,尤其是在女权主义迅猛发展的100多年时间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女性,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要有花钱的本事,更要有赚钱的能力。
不要陷于独立的偏执
现在的女性心灵鸡汤,铺天盖地的在塑造各种各样女强人的标本,强烈的推崇女强人无所不能的气质,不断的教育我们要独立。为了不在爱情和婚姻这样的危险游戏中让自己失败的一无所有,你要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车子,花自己的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好跟男人两不相欠。
古代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这种用力过猛的观点,跟100多年前女人被教导要嫁个好人家一样是非常危险的。不独立和完全独立,都是一种偏执。
最好的独立是什么?应该是这样的:我遇上了一个好男人,心安理得享受他以爱之名为我提供的所有一切: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一份嘘寒问暖的关爱,一种灵魂共舞的支撑……这些物质上的便利、精神的支持,我们没有理由拒绝。
如果,实在不幸,我们遇到了一段无法走到最后的爱情或者婚姻,我们可以坚强的收拾行囊开始下一段的人生旅程。没有了他,我还有赚钱的能力足够养活自己,我还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亲人。即使他走得悄无声息,我们也不会落魄到无法生活。生活还在继续,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死变化本身。我们需要的只是一段暂时的调整,然后坦坦荡荡开始新的生活。这样最好。
所以,在有所依的时候,我们要心安理得的享受,也不要忘记自己能力的提高。新女性的金钱观:男人给钱一定要,重点在于万一男人跑了或者破产了,女人不至于一穷二白手足无措,仍能养活自己。
女人要爱钱,爱男人的钱,更要爱自己的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