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作者: 吴芸茜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5:20 被阅读0次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周六出去参加本科生答辩,和一位编辑同行聊起买房子,他说这事可真得听老婆的。我一听就乐呵了,看来他这话里有话,貌似有过血的教训啊。他说起2004年他刚博士毕业,房产中介追着他老婆要卖给她8000多一平米的房子,他当时气得都想打中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老婆的所有判断都相当正确。他又说起他交定金1万、3万、5万都会有看中的房子飞掉,我笑眯眯地说你知道我交过多少定金吗?五十万。他马上回答,你果然大手笔。因为人生第一次被人夸奖大手笔,所以又开始骨头轻飘飘,决定熬夜写下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我对房子有点想法其实应该从2001年说起,那时候我在金沙江路的一个小区租房子住。因为孩子爸爸已经购买了期房,我等着一年后拎包入住。母亲当时和我们一起住,小区的拆迁户看孩子爸爸有司机车接车送,觉得把房子卖给岳母一定没有问题。母亲还去看了人家的房子,三房精装修,30万就可以搞定。母亲跟人家说没钱。回来和我说,我也没有过脑子,那时候满脑子博士论文的问题,因为已经听说怀孕的女生很麻烦,会让导师很难堪,弄不好的话好多年都毕不了业,毕业证都拿不到。相比于博士论文,相比于导师和我的面子问题,房子根本都不是个事儿。其实那时候母亲真能够拿出钱来,估计她当时的钱都能够拿下两三套。但她出身贫寒,一辈子做财务,把钱看得很重,完全不懂得世间有享受二字。

    2002年住进1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大胖小子也横空出世,紧接着公公婆婆、小姑子都住进来。房子很大,却感觉根本无法做博士论文,一咬牙把孩子丢给了公公婆婆,自己彻底回到学校住宿,刻苦攻读博士。

    2003年博士毕业我就进入了编辑行业。编辑行业有点类似医生行业,萝卜干饭吃三年,要等到资历比较深才会有个盼头,新人收入非常低,我记得才税后3000元。可如果整个上海出版业的新人都这个行情,我也没啥好抱怨的啊。因为母亲退休了,我就要开始考虑她的住宿问题。孩子他爸所有的资金都在股市里,毫无挪动的可能。那么就先租房子吧。

    最初租在淮海路的老房子里。夏天我去和房东交租金,寒暄几句的那么两三分钟里,房东竟然撸了我的肩膀一下。我感觉这事儿烦人,还是要买房子,不能和市井小人有来往。再说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子》我在前面三十年里重复看过好几遍,常读常新,每次的感受不一样,理解越来越深入,深刻知道女人必须保持经济的独立,必须有自己的房子。

    于是2004年开始看淮海路的老房子。那个时候看中一个老房子的顶楼,带阁楼那种,觉得那房子捯饬好了也蛮有格调。总共大约不到四十平方米,卖四十万。我肯定指望母亲掏钱啊,母亲再三说她经历了2002年的股灾割肉逃出来,只剩下二十多万。我想想要掏空她一生积蓄,也于心不忍。加上母亲也在犹豫,便不了了之。

    房子一年比一年贵。到2007年,一辈子要强的母亲发狠了,说,今年一定要买上房子。于是两个人又开始坐在中介的助动车后面四处看房子。因为我换了工作,到了番禺路,我们这次的活动半径就是番禺路了。对于买房子的选择,我始终迷信李嘉诚房产六字真经:地段,地段,地段。这一带属于上海的“上只角”,人在上只角生活,会相对舒适和方便。住在郊区,房子再大,也不符合朝九晚五一族的需求。

    我在番禺路一带看房子都是看自己喜欢的房子,颇有点自不量力;老母亲看的都是她觉得可以承受的房子,就是那种破破烂烂的完全不入我眼的老公房。我的想法是一定要买到称心的房子,老母亲说,就你心气儿高,你换了新单位,待遇竟然还不如老单位,补充公积金都不见了,我还能够指望你吗?再说你换个单位,萝卜干饭又要重新吃上三年。有一天老母亲就和一个带她看房最勤的中介交了定金,定下的是一套50平方的老公房,属于我看着那房子都会生气那种,挨着番禺路,窗户都不能够开。但事已至此,呜呼哀哉大哭一场后就开始办理过户手续了。这套房子68万,我们贷了24万。如果能够预测到后来的情况,我就是不要定金了也无论如何不会买这套房子的。搬进去之后我和母亲说赶紧把老外婆接来一起住,可就在这个当口接到电话说老外婆不行了。连忙赶过去的时候人都硬了。老外婆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带大,每天持之以恒地叫着本性懒散的我闻鸡起舞。我真的是一天孝心都没有尽到。一边落泪,一边自我安慰:好在老外婆是无疾而终,都没来得及送医院就过去了,再说87岁也算高寿,也算走得痛快不遭罪。从那时候我就发誓要对母亲好,因为她是唯一我有机会尽孝的人了。

    后来的情况就是我的业务开始进入滚雪球状态,从我找人到了人找我,我开始尝到一点做主任医生的感觉。医生们做一台手术就有一台手术的收入,我们也是如此。而我那个阶段属于那种很少花钱的人,大概因为从小就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对包包之类的东西发生浓厚兴趣。衣服也都是买过季打折的,合身就好,所以能够存下钱来。大学里工作就这点好,看看院士们都是过着那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你会觉得在衣食住行里,只要住的问题解决了就好。

    到了2010年,老家东阳突然来电,说奶奶名下的一间宅基地当时是要继承给父亲的,既然父亲已经走了,就归母亲了,如果母亲不要卖掉的话可以得到35万元,如果母亲要的话就需要再买一间。我就开始和母亲商量,父亲走得那么早,辛苦赚的钱都留给了我们,如果我们去认下那块地再盖起来,他一定会很高兴。当时也有人很理性地劝我不要去,说是四线城市,升值会遥遥无期。如今看他说得没错,这种复旦毕业的学霸脑子就是好使。如果我当时听他的话,我后面再买房子的时候,就完全不必卖掉第一套房子了。我卖掉的这套老公房性质和面积的房子现在竟然标价五百万,我的天呐。

      而我属于一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所以对认下宅基地到现在也不后悔,父亲走得太突然,生前我完全没有机会尽孝,后面总归要表达一点孝心吧。我不但留下来那一间宅基地,还迅速买进一间,而后又迅速盖起来并装修并出租了,全程有如我的博士论文一般行云流水。就这样老母亲和我的几年积蓄又被掏空了,前前后后花了近百万。

    但是我和母亲都觉得必须要换房子。这大约是受了老公房隔壁邻居的刺激。邻居是个只读到高中、其貌不扬、瘦瘦小小的江西妹子,在上海已经有了三套房子,比我年纪轻。母亲说,我供你到博士,到头来你经济上还不如一个高中毕业生。我说我博士毕业都28了,人家妹子做小生意都10年了,你说我怎么比得过呢,我在28岁之前可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妹啊。老公房邻居把房子租给两个高挑漂亮的北方妹子,那两个人昼伏夜出一般,我想想她们的工种都替她们担忧。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彻底悟出:女孩子的头脑必须高于颜值,这样才有机会逆袭成功;如果颜值高于头脑,就仿佛随身携带千万,随时被歹人起意,难免人老花黄一场空。

    2013年,母亲在湖北的一套破房子竟然要拆迁,关于这套破房子又是长长的一个故事。简单说就是父亲生前投资了一个厂子,厂子破产之后父亲也去世了。孤单的母亲与好几个债主斗争的结果竟然是把房子通过法院给执行过户了。有了拆迁机会,母亲兴高采烈回湖北去了,很快母亲就给我打来130多万的拆迁费。然后老母亲说她暂时不回来,她要把另外一套大房子拆分装修成两套,装修完毕后租住去再回来。我想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终于可以自己拿主意买卖房子。我的决定是先买进后卖出,不要一不小心连原来的房子都买不回来。这是一步险棋,到后面原来的房子不得不低于市价处理。但这样做也有其道理,因为后来我听说不少人卖掉房子后都没有机会及时买进称心如意的房子,最后手上的现金连原来的房子都买不回来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跟着感觉走吧。

    看房子是一件格外闹心的、成天患得患失的事情。感觉房东各有各的问题,难以沟通。

    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房东不断跳价还见不到人。番禺路一带的房子一直抢得仿佛不要钱一般,因此房东生怕买亏了,就会各种跳价,各种玩神秘。本来我最中意的是新华名门,可是几个中介连房东都约不出来,总说在国外;几个月里就跳价了快100万,我只好痛定思痛,干脆放弃。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上只角”房东优越感爆棚。比如新华路某花苑的房子,我一踏进客厅就看到每个房间都带着阳台,阳台绿荫一片。想着就是贷他三百万也要买下来,但是女房东和我的第一个回合下来就把我吓退了。当时我移步到她家书房,放眼一看三面高高的书墙全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书籍,忍不住赞美女主人家住着一位法学大佬,没想到她撇撇嘴说,我们只交流房子不交流信息。而她听说我在大学工作,也一副特别看轻的样子,说你买得起吗?我说一两百万现金存着活期呢,再说我也还有一套可以出手用于置换的房子。听我说完这些,她脸色好多了。但我在那一瞬间就决定算了。买房子看缘分,房子要称心,过程也要称心,不能总看那阴晴不定的脸色啊。几年以后和见多识广的老同学说起这个失之交臂的最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房子,她告诉我几个市领导在里面有房子。看来我的逃之夭夭纯属本能,而且即便我委曲求全买到那高贵的房子,所谓齐大非偶,恐怕也驾驭不了那个房子的气场,会被原主人的气场压住。

    就这样从2013年上半年就看到了下半年。这期间还有一件得意的事情发生了。母亲的股票账户是我在看管,买的股票因为我看得不够勤快,买进卖出都没发生过,稀里糊涂就涨了快一倍,我想涨了一倍还不卖不是傻子吗?于是赶紧卖了出来,也算躲过了后面2014年的股灾。这次被动炒股也加强了我的信心,让我对买房子继续踌躇满志,于是与几乎所有中介告知了我的目标小区及户型。

    机会总是等待有所准备的人,某一天奇迹真的来临了。一个上午有七八家中介给我打电话,说我的目标房子某某花园的G室出现了,而且是高区。我简直不敢相信,连声问真是G吗,而且是高区的?一家中介那里确认了还不够,一家家去确认,因为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出现G户型出售了。下图为G户型的视野。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在确定完就是G户型后,我迅速赶到我买第一套房子的中介那里。我说,你确定能够给我搞定吗?他说只要你交50万定金就可以。房东是香港的五大经济师之一,你只管放心。我豪不犹豫地说可以,名字告诉我,我查一下,没问题就马上签意向书、付定金。当时也有后来的海归大佬邻居说你的房东都在香港,这房子交易多么麻烦,感觉有点不靠谱。我说越是香港人越守规矩,应该问题不大。

    中介给我问来了名字,我一百度,确实是香港鼎鼎有名的经济师。然后中介说,这房子被所有中介在哄抢,价格已经哄抬上去50万,你还要吗?我说当然要,我心里想,番禺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房子都在抢啊。然后双方签好协议书,然后付定金到香港那位经济师卡里。因为从来没有给人一下子打过去50万的经历,每敲下去一个数字我都有点哆哆嗦嗦的,手心只冒汗。付完定金,中介告诉我,这次我的果断拍板打败了两个买家,一个是只能首付三成的,一个是完全等着卖掉老房子来作为首付的,都是交大的老师。其实普通人的人生和房市一样,都是步步惊心的,你在随时随地败北或者胜利,完全隐形的战场时刻都在,个人能够做到的就是认准目标奋不顾身,拼尽全力。

    定金付好,我就紧锣密鼓开始卖老房子了,和所有中介都打电话去挂牌,保证第一时间卖出去。如果不是特别着急,我估计也可以买180万,因为着急,只卖了172万,卖给一对比我年长的夫妻。因为卖得爽气,对方和我也成了好朋友,后面还一起买装修材料;男主人很内行,教了我不少装修知识。远亲不如紧邻,我感觉他们作为芳邻真的很有缘分。

    这个时候利率开始涨了。同事和我情况一样一样,比我早不了几个月买好房子,在中国银行还享受了基本利率,等到我去办就成了商贷利率。我当然有点不服气,又托了一个很铁的老同学去找关系。他说没有问题,找的是总行的关系,这事情包在他身上。就是这个包票坏了事情,让我以为随时去办理都可以,没有第一时间和负责贷款的业务员对接。

    去房产交易中心交易记得是在圣诞节前后,中介骑助动车驮着我,我穿着最厚实的一件咖啡色羽绒服,寒风凛冽,心里却暖暖的。到了交易大厅,香港房东的女儿和她的中介、我的中介到一边去说了几句,回来就涨了5万,我没想到这时候还能够涨价,犹豫片刻,我也同意了,心里想,反正不是涨50万,涨就涨吧。现在分析这件事情,房东女儿专程从香港飞回来交易房子,在意的不是5万而是那个说好的交易价格,我当时是因为太在意房子而没有力争那个5万。

    买好房子再去和老同学拜托的银行去贷款,对方说二套房商业利率如今是必须的,否则就是踩红线了。我自己做出版的,听得懂踩红线差不多就是顶风作案的意思,知道已经无力回天。回去和中介抱怨,中介说,你说你搞得定,我一直叫你早点去搞定的,政策只会越来越收紧,你不要再折腾了,赶紧贷出来。他确实和我说过好多次,到底是专业人士,怪只怪我太大意。大意失荆州是必然。任何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老话都知道,用上太难。

    归纳此次找中介买房,我的经验一是要找靠谱的熟悉的中介。我在这安徽小中介前后买了两套,彼此都很信任对方,这样买卖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就比较小;二是要多听中介的话,合理采纳他们的意见。行行出状元,我选择的这个中介公司毫无名气,也没有连锁店,但是中介本人很专业。他的笔记本记得特别工整,是一个标准学霸的笔记做派——我打小记笔记能力差,到复习考试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狂抄学霸笔记。有时候他不在,我去了没事做,就喜欢翻他的笔记本,他的笔记从入行一直记到前一天,感觉是这个地段房价的变迁史。从哪天哪套房子出来了多少价格,到哪天出台了哪些政策的复印件,事无巨细皆有记录。遇到这样的中介,也算是大开眼界,感觉市井中也是藏着奇人的。或者说,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求生存,不疯魔不能活,如果没有这份孜孜不倦,早就被大中介给灭了。在中介纷纷关门的2018年,他们还在,也可谓王牌中介了。张爱玲所说的上海人的“奇异的智慧”,在新上海人身上似乎更为明晰,因为争得一席之地真的太不容易。

    在某天,母亲给我打电话,我大约是买房买得比较累,或者是因为商贷利率不高兴,叹了口气,母亲在那边紧张坏了,连声问你是买房子受骗了吗?我说,没有啊,买好了啊,哎,到了我这个年龄,被骗的概率太低,我不骗人就好了哈哈哈。母亲早已习惯张开双翼来保护我,不知道我早就有十倍的能力去保护她了。

    等到九月母亲回来,我在独自忙碌装修的收尾工作,没有去接她,我说你打个车回来吧,反正在原来房子的对面。母亲回来,踏进门的一刻,放下行李,抬头看着无比明亮舒展的大客厅、气派的大沙发和考究的家具,她迟疑着停下来,露出怯怯的、那种乡下人进城的表情,仿佛是不小心走进了别人的家,又仿佛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心生怜惜,但仿佛王熙凤一般热情而爽朗地说着,你快进来啊,快进来啊。以前都被无比强势的母亲管理和保护着的我,尽管毕业多年依然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我,在买卖房子和装修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上做到了人情练达能进能退。母亲终于在这个瞬间露出了老态,在这之后我们的交往也不再是那种说不到三句话就吵嘴的母女。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到如今,已经在新房子里住了近五年,每天最夸张的事情就是需要挣扎着去上班,因为单位和家里办公条件相差天上地下。老母亲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月物业费五百多的房子我可不会买,我说所以幸好你当时不在啊,哈哈哈,这栋楼里可是住过南怀瑾先生的啊。和母亲说也说不明白,她说起来是中专毕业,却是农校的,在学校尽种菜了,一生做得最聪明得意的事情就是嫁给了父亲这个浙江大学的学霸,因此我们家洋溢着一股对于知识的崇拜之气。

    有一次我在交大开会,一个学科带头人对我说,你们现在都是住在比较远的地方吧?我冲他笑笑,这辈子还真没有在偏远的地方住过。小时候住在闹市,师大搬迁到闵行的时候我已经毕业,算起来从年幼到现在一直住在相对的市中心,因此我相信市中心的生活品质。何况像南怀瑾先生这样的得道之人都选择了闹中取静的地方,我当然要追随了。

    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追求格调的人,我前后两套房子,一套房子取名梧桐斋,一套取名云西斋。在梧桐斋的时刻也许我还幻想着良禽择嘉木而栖,到云西斋取自我的名字,这时的我已经完全拥有自我,能够充分享受伍尔夫笔下那种作为女性的相对独立的生活了。

    人生是短暂的,好歹我已经不再为房子焦虑。前面对照冯唐《我心目中的理想的房子》的十个要素,我除了没有院子样样都有,十全九美。既然安居,除了乐业,也就别无他求。在2014年年底,我搬进新房子不久,正高评审通过。老爸生前对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在高校拿到正高,然后在高校这个象牙塔里赖上它一辈子。如此顺利完成博士历程、顺利完成职称晋级,就如同买卖房子的经历,其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然,那又是另外一篇文章了。且看云起,与书同游。翻闲书吃软饭大约是我曾经的人生理想,编辑不那么闲的书、吃相当硬气的饭也许就是此生的命运。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我愿意选择依然在湖北襄阳生活,父母亲虽然总在拌嘴,父亲总在逃避母亲的各种追问,母亲总是各种不依不饶,而父母是双全的,我仍然是那个把软饭吃得很硬、成天不知天高地厚的吴家大小姐。而我所需要的也只是一份图书馆职员的工作,因为可以有足够多的闲暇翻闲书。

    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入沪女博士的买房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tr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