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思路:一,学霸有啥样的,以前对这个词的认识。二,学习和思考后现在的认识。三,想明白了以后怎么做。
六月份就该写好,给自己各种借口然后七月份才写完。说孩子的写作业效率时候真得先看看自己,大人有各种正当的可以被人理解的借口啊。先说一句我最近认真读了《给家长的幸福力》不止一遍。现在重新认识学霸二字。
俗话说: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缺才是正品,有才缺德是毒品,无才无德是废品。
说学霸这个词,有人觉得真争气。学习棒棒哒,别说什么幸福不幸福的,咋都能学业、事业前程似锦啊。可是也有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书呆子一个,在一种文化中这是被分类成社交阶层很低的古怪人,不太看好这样的迟钝的书呆子“学霸”。这两种看法都片面了,不够全面多角度。学霸有阴郁的、危害社会的,比如《坏小孩》里的小孩男主角和那个当教师的理科高材生。当然好与善是主流,还是阳光向上的学霸多。付老师的培养的孩子很幸福,积极、阳光,很会玩,要乐器,乐器可以,要英语,英语很棒。自己的家庭教育做的成功,没有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真的像她自己的介绍那样,幸福的老师,幸福的妈妈和幸福的公益人。有智慧的她让我从更加全面的角度重新的认识了学霸这个词。心里会问自己,我们老了孩子长大后,到底什么是真正家长想要看到的“学霸”。首先孩子的体格好,性格好,积极向上,三观正,可以为社会总做贡献。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孩子学习的成绩什么样要看太多方面,人是一个综合体,看家庭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看孩子天生的资质在哪一方面。在孩子已有的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做到最好。还是那句话:向优秀的学习跟自己比,挖掘自己的潜能就是自己的学霸。《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里面昭广的成绩,体育5数学5社会2语文1理化2音乐1劳动3大概这样的分。昭广对外婆说:对不起,都是一分或两分。外婆笑着说: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啦。人生就是总和力。有这样的教育才有这样性格的作者:抗压能力强、不怕吃苦,乐观积极又爱干净的昭广。
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家长是否引领孩子认识了性格品质是什么了吗?有人做事认真细心,有责任感,积极向上,而有的人的性格就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人看待事情乐观开朗,而有的人性格相对多愁善,感情感细腻;有的人善良博爱,有人做事自私。我们有没有陪孩子观察世界的人事物?而非等孩子长大了一些,显露出来一些不良的性格之后,抱怨孩子,听起来就像是孩子不好,需要改正,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这种抱怨与不接纳,适得其反让亲子关系变得更疏远。
家长能做的是挖掘孩子的潜能,首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好,怎么关系才能好,一句话要看到孩子的长项和孩子的努力。二,与孩子亲子共读,读同一本书时能讨论书中的所见所闻,传递自己家庭认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读书同时能提升情商能力,树立自己现阶段的目标和长远目标。这么一看坚持亲子共读的作用实在是大。如果看不同书时聊阅读和学习的方法。三,引导孩子安排自己的时间,会合理规划自己。还有引导孩子兴趣广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什么是兴趣广泛,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学习吧,书里有智慧,读书让人心安。教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孩子看和孩子共同成长,育儿育己。
还有,我们家长的焦虑迫切的希望孩子好,试着从养孩子付出图回报,转变为养孩子是体验。想通了,就是养大了就行,一场体验,不要奢求孩子如何如何,不图回报。这样人生就少了很大的烦恼。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成绩好坏自己孩子的人生也是由自己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做好自己,活好自己做给孩子看。做最好的普通人。
我们人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成为”什么。希望通过阅读和学习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成为用智慧和爱填满头脑的拥有幸福力的好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