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一件事情,心情好的时候也许能接受,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它总能带来更加强烈的负面感受。事情还是那件事情,但是只是因为主观人的情绪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是“相对论”的一种表现。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感官和态度。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同时间情绪不同,也可能是个人内在成长带来的改变。但是,也可以明显看出,个人主观情绪对认识一件事情产生的影响。
一个人很难保证自己一直处于“古井无波”的状态,也无法一直快乐或者悲伤下去。情绪就像波浪,一直起起伏伏,我们甚至无法控制它的起伏点在哪里,只能是随着波浪不断前行。
如果说一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点都有不同的判断和反应。那么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判断和反应只能是更加不同,甚至于很多时候这种结果,会让自己很费解、很疑惑。会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是这样?”
有的时候也许不是误会,只是一种理解的不同。不仅仅关系到每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处于问题之中时的情绪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去强求一致性,不要去要求别人能够理解,也不过强求自己去顺应别人。理解了,就是理解了。不理解,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因为即使强迫自己接受另外一个结果,内心里还会留下一个疙瘩。始终存在那里,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对于生活中的各种误会和误解不管不顾,只是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因为一些顽固的、必然存在的分歧而争论不休。也许只有停下来,才能有一个平静的情绪去更好地接受这个结果。
误会始终都会存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少分歧的程度,而不是妄图消灭它。首先要在心里清晰地认识到,分歧始终都在,自己跟自己都会有分歧,更何况不同的个体之间呢。
有的时候很敬佩那些智者,因为他们总是容易保持一种很好的心态。也许平静,也许慈爱,他们能在很多时候保持一种客观地判断和理解。就像接近了事物的本质,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已经接近客观和现实。所以,不管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身上,他们总能看到事物背后的意义。也许只有达到那种程度,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所以我们的心态在随着时间在变。我们的认知方式离事物的本质还很远,所以对待事物的认知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生活中的分歧必然存在,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别人与别人,但并非完全的分歧,毕竟大多数人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成长。会存在很多共性,就像客观的事物本质一样,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些共性一直存在。因为客观,因为是本质。
所以,很多事情,不同的人也能够有一些共同的认知,或多或少。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过多地被情绪影响,也过多地关注分歧点,所以才会导致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同样的事物。让自己冷静下来,客观地面对,也许事情会有很大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