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一物而悟其规律

观一物而悟其规律

作者: 阿拉丁956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06:49 被阅读0次

    观一物而悟其规律

                         ----阿拉丁956

    昨晚,20年一遇的暴雨,整整一宿,又是城市排污管道大考之时。上午开车上班,马马虎虎,感觉比预期要好一些。

    中午,在江边吃鱼。一夜的暴雨使得江面水位提升不小。临江而座,一直担忧上游水库开闸水位暴涨有来无回,饭局结束之时,江面水位已经匍匐到脚底下,不得不涉水而撤,收工回家。

    一夜的暴雨,想到了老子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也就是说对于大自然而言,大自然主宰的飙风乱刮也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延伸到人类呢?上升之哲理层面,不管是飘风也罢、骤雨也好,都有动能衰竭之时,何况人乎?

    于是,老子言:践行道行修为之人,就能够和“道”融为一体也就同于道,从事于“德”方面修炼的人,就能和德溶为一体同于德,而失去道德的人就要被道德所抛弃。即: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可“道”又是什么玩意儿?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当你试图描述它的时候,就会无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样的“道”只是你自己的道,而不是真正的“大道”。

    但,就算我们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大道”,但却可以从老子所说的“道”的规则中窥探一部分它的真貌。

    人性何尝不是如此。人性之大“道”我们无法准确用语言去描述,讲起来确实文绉绉的,晦涩不好理解。但,至少我们潜意识会感知到:就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一起合乎人之本性,一言一行符合道与德的行为规范,如此,就几于“道”了。

    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顺着自然的禀赋就是“性”,而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圣人先哲,人人心中都有“道”。至于你是如何看待的,是大笑之亦或若存若亡亦或勤而行之?就决定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为何?因为同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支持促使道能很容易接受他,即: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样的道理,同于德的人,就会得到德的支持也促使德能很容易地接受他;而失去道德的人,就会遭到道德的惩罚。

    如果逆之,倒行逆施,你就会失去道德,就会被道德所惩罚。诸如德要配位一般,你今天所拥有的林林总总标签,其实就与你的德的沉淀相匹配,有“德”在做支撑;若不能,必有余殃。

    大自然都有动能衰竭之时,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于是,不管是做人做事,其实善于给人一根线,也方便日后之相见;如果执其两端,无法用中,就算你今天飞黄腾达,估计也是根基不牢,时日不久。

    因此,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尤为值得社会所推崇,这也是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高瞻远瞩,倡导和谐社会、倡导“家”之温馨的殷切教诲,需要全体社会大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方可达成。

    如此,观一物而悟其规律,其实也是在勤而思之也,若进一步行之,自是更为美妙!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一物而悟其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ac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