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不谈话这个话题,因为我以为亲情如同空气、水、风那样自然存在,人人都有不值一提。居然在生活中被我找到两个反例。
一个九八年的小男生签调解协议书时,签的名字让人看不懂。我再三请他将名字写得规整点,他妈妈也在一旁耐心敦促。他却像失控般,依然我行我素了三个签名后,第四个签名终于有了调整,字是能让人看懂了,但字写得特别特别的大,都已经书写在其他字体上面了。我提示他字体写小一点,好让对方当事人有个签名的位置。他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友好地提示着。我和他妈妈的话如同无物,我怀疑我们的话被风吹散了,以致根本传不到他的耳朵里。连续好几个签名,纸面上依然是牛那么大的字。好无语。是的,我能确认我的表达和态度没有任何的问题,至少他的妈妈听懂了,也在一旁帮腔。很明显,他听不进他妈妈的话。一副很不买账的样子。他妈妈倒挺温柔懂人情世故的。母子性格差异挺大的。我问:“你小时候没跟妈妈一起住吗?”他说:“我从小自己留在家里读书,爸妈出外打工了。”果真是留守儿童!
难怪他可以视她妈妈如无物。我敢肯定,如果不是他妈妈可以替他支付赔偿金,他是不会带她妈妈过来的。他有妈妈,但陪伴的缺失,让他对妈妈没有亲情。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老公。硬要让我九岁的儿子去茂名小姑家上学。小姑不愿接手,我也不愿放手。就因为老公的执念,我们大家都要过着拧巴的日子。我儿子明明有妈妈,让他过得好像死了妈妈一样。我老公却认为这种母子分离没有任何问题。这源于他小学三年级就离开父母独自外出求学的经历。我老公与九八年那个小男生一样,对父母亲情淡薄(我家婆是这样认为),不同的是我老公能读成书赚到点钱。我家婆很懂人情世故,我老公这方面就像牛皮灯笼,怎么点都不明。希望我儿子不要再将小小孩子外送出去的陋习传递到下一代了。
没亲情的人,其实还是挺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