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去新疆之前,从未想过我会在这个年纪以这样的方式踏上这片热忱的土地。
原以为,我会在三四十岁的年纪,在一个不喧闹的时间,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同时感慨大自然为何这般偏心,将这样极致的风景全部给了这个叫做“新疆”的女儿。然而,现实却悄悄拉近了我与她见面的时间,在我二十几岁的年纪,因为工作要到这里播撒电商的种子。
未去之前,我有很多设想,这里的风物、这里的人,在我心里描画过很多遍,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所有的描画是那么骨感,真实的新疆远比自己心中的图景来得丰满。
彼时的杭州,热的出奇,据说是厄尔尼诺现象搞的鬼,即使不动,都足以让人汗流浃背。我抱着避暑的心态来到新疆。不负所望,新疆果然凉爽,刚下飞机的时候,我甚至感觉到了久违的冷,风从脸上划过,带走了我在杭州所有的热气,同行的老师欣喜得一直得瑟自己穿了长袖,虽然,在我看来,最多只是七分袖。
从机场去阿拉尔的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直盯着窗外,生怕错过一帧画面,道路很宽敞,路上的车极少,偶尔一辆迎面驶来,却不似杭州那般擦肩而过。我们的车行驶得很快,那种放空的感觉许久没有过了。途中经过塔里木河--一个一直出现在地理教科书上的名字,落日映着河面,波光粼粼,长长的河流消失在天际。
到达阿拉尔团场,已是傍晚,吃过晚饭,照例应该去培训教室布置场地。走在路上,风微凉,路上人不多,偶有在路边烤着肉串,载歌载舞的阿拉尔人,画面温馨而美好,以至于在后来的生活中,我脑海中经常定格着这样一幅画面,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和谐与悠然,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无法轻易捕捉到的感受。
“老师,我家里有西瓜和哈密瓜,很甜的,我给你送两个过来,老师们都辛苦了。”“老师,你来阿拉尔也不跟我们讲,不是说好了,以后来新疆了一定要通知我们吗?”望着微信上的信息,人与人之间至真、至简、至纯的感情渐渐在屋子里升腾,或许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在这个世界里的全副武装,以至于一个简单的不设防的问候与“责备”都会引起内心的激荡。是的,有的学员年龄比自己大,有的学员比自己更成功……但是这里没有这些条条框框,这里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感情。
离开那天,心中有些不舍,或许是这里的风物,或许是这里的人,亦或许是贪恋于这里的简单与纯粹。飞机渐渐升起,平整的田地、磅礴的戈壁再次映入眼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