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作者: 青山绿水hh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22:18 被阅读0次

        今日继续学习《答陆原静书》,心得如下: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一是既然忧虑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不如私欲原本就没有出现,即使私欲在萌生,就及时将它扼制在未萌之先。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啊!"让自己的心纯然天理而没有一丝人欲的私心,这是修炼圣学的功夫!"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二是晋代的慧远大师认为,佛教教义和儒家经典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只不过论述方式以及起作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如果能结合两者的精义去体会教义的话,就不会为两者表面上的差异而迷惑了!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三是孟子认为,万物的特点都具备于我的心中,反省我心而达到与万物相通的“诚”的境界,是人生莫大的乐趣。这一结论,是他将仁义道德从内心世界扩大到人的社会生活,又进而扩大到宇宙万物而总结出来的。“万物皆备于我之心,就是‘明’,与万物相通的境界则是‘诚’。”乐是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六欲中的了不是一回事,但也不外乎七情之乐。这种纯真的快乐,人人都有,只不过圣人心中无杂念,所以能时时感受到,而普通人心中的忧思悲苦太多,以至于蒙住了这种快乐。当什么时候能放下私欲,心中就会豁然开朗了!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四是仁、义、礼、乐、名、法、刑、赏,都是五帝时治国的办法。用仁引导,用义安定,用礼行事……。但是,用仁能广泛地教化、引导人,同时也能产生偏私;用义可以树立节行,同时也能形成虚伪;用礼可以使行为恭谨,同时也能造成怠惰;……所以,阳明先生一再强调在“知行”上下功夫,认真体察知行的本体。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今日继续学习《答陆原静书》,心得如下: 一是既然忧虑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不如私欲原本就没有出现,即...

  • 2021-01-09

    【打卡天数】:第968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10

    【打卡天数】:第969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07

    2021-01-06 【打卡天数】:第966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最近听课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旁...

  • 2021-01-08

    【打卡天数】:第967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圣学发展的沉浮,正是人心沉浮的折射。人心的沉浮扰乱纲...

  • 白话《传习录》(16)十七

    白话《传习录》(16)十七 传习录十七 如果是外面吵吵闹闹,没法看书,就不书,静心坐着。如果干扰来自内部,比如犯懒...

  • 《传习录》学习心得二十七

    今日继续学习《黄省曾录》。 治理天下是儒家的目标,儒家是入世的;而佛教既是入世的,更是出世的,佛教的...

  • 《传习录》第十七天学习心得

  • 传习录十七

    卷中·答聂文蔚 〔1〕春闲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

  • 17【习惯】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

    请大家人们在下面的评论中回复第十七讲学习心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c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