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这本书我知道,听过它的名号,甚至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妈妈还说: 这本书现在还有呀,二十年前就在卖了。嗯,确实厉害了,经久不衰的经典呀。只可惜,我过去的二十年并没有看过它一眼,而如今打开了,还不算晚吧。
罗伯特·清崎说: 提升人类的金钱幸福指数是我们的使命,一旦开始,便是一生。这任重道远的路,竟然已经坚持了那么久。着实令人佩服。
前面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够突破自己了,逐一打破自己对金钱、财富的固有思维,去变得不同以往,尽管并没有带来过多的金银珠宝,却让我有了另一种看待有钱人的方式,感觉不再抗拒了物质财富。
而今读这本,是想摸索一下挖掘开启财商的路子。毕竟他说了: 任何人都能成功,只要你选择这么做!
来了来了,坚持读完,让大脑里的有钱人意识快快苏醒吧。
Day2
序言
作者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富爸爸还有一个穷爸爸。对比中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走上了财富自由的大道。
穷爸爸跟大多数爸爸一样,守着旧的财富观念,按部就班地追求着普通人渴望的成绩,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学历,有一份工作,但是“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穷爸爸教给作者的只有安稳过好一生,不必冒险求胜。
而富爸爸的思路不同常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寻找解决办法,面对金钱坦然接纳,拥有一个“有钱人的大脑”,最终富爸爸留下了不仅仅是物质的财富还有精神的宝藏。最关键的是,富爸爸让作者拥受到了普通孩子可能没机会获得的财商教育,让他得到了更多思考的机会。
“我不为钱工作,我要让钱为我工作。”而我们往往本末倒置,变成了穷其一生都只是在为钱工作,庸庸碌碌劳累却收获的仅仅有一份工资和不少的债务。
该如何改变呢?如何让自己拥有富人的头脑,做一个“富爸爸”而非“穷爸爸”呢?我很期待作者能给我一个不错的解答。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要打破自己的思维,突破过往,方可寻得一个全新的世界。
“钱是一种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财商教育。” 那我现在开始学习的,不仅仅是有关财富的知识,更是能够传递给孩子们的观念——这是渔,很重要的。
Day3
第一章 第一课 富人不为钱工作(1)
读完今天的内容,似曾相识,似乎以前读过。两个九岁的小男孩,因为不甘心被同学说是穷人,而努力去尝试“赚钱”。一开始合伙收集牙膏皮,准备做一件能让自己变富人的事情,却不曾想这件事是“违法”的。
幸运的是,作者的爸爸虽然保守但是自然愿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的机会,让他们去向一位致力于创造财富帝国的爸爸讨教如何挣钱。
富爸爸说:“我会教你们,但不像在学校那样。你们为我工作,否则我就不教。因为通过工作我可以更快地教会你们。如果你们只想坐着听讲,就像在学校里一样,那我就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两个男孩开启了每周三个小时的工作历程。
所以,富爸爸课程是在切实的实践行动中,而不是在课堂上、书本上的理论里。
Day4
第一章 第一课 富人不为钱工作(2)
这本书不难读,昨天读了第一课的第一部分,就忍不住看了后面的,看富爸爸良苦用心让孩子们体验工作挣钱体验抗争低工资争取待遇又或辞职不干,然后听富爸爸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在身活中实践、去真正地创富。
书虽不难读,但是若想真的从富爸爸那里收获颇丰,却又不是那么容易。毕竟我们大多数,都是在穷爸爸的位置,思考着平稳人生,能够用一份好的工作养家糊口,有稳定的收入,交该交的税,教育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走上我们曾经期望的美好的一生的道路。改变思维不易,更何况这思维已经经过了岁月洗礼,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
而作者很幸运,在那样尚且对一切都抱有新鲜想法、敢于怀疑一切的态度的年纪,遇着了如贵人一般的富爸爸,体验了完全不同的经历。富爸爸让他意识到他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方能有书本上不能教授的经验,他也学会了“如果事情必须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
回归现实,平凡人儿的生活,都是行走在匆匆世间,忙忙碌碌却不知所踪,拼命挣钱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家人,度完一生,终究是没能成为拥有真正财富的人。
“看世人慌慌张张,却只为碎银几两。
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人慌张。”
可是啊,世人哪,你可知你的慌张偏是来自于内心的恐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