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曾想过要尽可能多地读书,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做到,一方面是因为并没有那么勤快,另一方面是我后来发现,现阶段的我,没办法做到没看完一本书就产出一篇优质的读后感。
写出的东西,能不能打动别人先不说,至少要先打动自己。那么,必定是因为对这本书讲述的内容有了比较深的感触,才能有感而发。而我的积累不够,读后感一般写的都是介绍书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感想。
从去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接收了很多外界信息、却没有真正内化后,我开始刻意地减少输入信息的数量,也不怎么正正经经地看书了,而是完全跟随自己的兴趣去阅读,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订阅号、喜马拉雅听书等平台,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以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让自己的兴趣不断蔓延。一段时间过后,想更深入地了解时,才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
这段时间,我感兴趣的主题如下:
李笑来的系列文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和时间做朋友》《七年就是一辈子》
断舍离系列:《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扫除力》《令人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
家庭关系心理学书籍: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武志红《家为何会伤人》孙瑞雪《爱与自由》
市场经济与古典自由主义:连岳、布尔费墨、深房理、路财主、胥瑞琦、菁城子……
这其中,不乏与我原来的认知大相径庭的新信息。但是,还好,我并没有固守原有的认知,而是带着惊讶去阅读别人思考的精华,并逐渐被说服,主动地选择被“洗脑”。
我不曾期望的改变,就这么悄悄地发生了。
我懂得了如何开启元认知能力,用大脑分析大脑的思考模式;学会了“只字不差地阅读”,重新审视了一系列基础但重要的概念。
我开始认同极简主义,对物品抛弃执念,该扔的扔,不该买的坚决不买,只留下少而精的物品;用陌生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爱上了做扫除,养成一到周末就打扫卫生的习惯;甚至把这一套应用到了读书、人际交往、生活选择上,“与尽量少的人事物发生尽可能深的联系”。
我思考着自己的原生家庭给性格带来的影响,也在悄悄观察周围朋友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疗愈自己,逐渐知道了“爱与自由”的美妙,也努力让自己爱的人也享有爱与自由。有意思的是,我还把新知识应用到瑜伽练习中,把瑜伽练习变成了自我的身心疗愈活动。
我学到了从前在学校里没学到的经济知识,认同市场经济活动应该是自由的、不受政府操纵的;我知道要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也不能去限制、侵害别人的人身、财产自由;我在自己身上看到很多穷人的特点,但同时,我也开始知道想成为富人该怎么做,思想、行为慢慢转变;
……
然后,我会写文章,把自己真实的感悟和转变写下来。这些文字有着明显的私人属性,也根本不能成为爆款文章,但对我来说,这是特别的成长记录与见证。在思考如何写的过程中,就又把转变的过程在脑子中过了一遍,经常写着写着就开始懊恼:过去的自己怎么那么傻?甚至写着写着就哭了,被过去的自己蠢哭的……
套用李笑来老师的话,我确实是“结结实实地改变了自己”。
我想,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吧。
由此看来,读书不一定要多,人生中能遇到几本改变自己的书、遇到几个改变自己的关键知识,那也就足够了。
现在,即使是碎片化阅读,我也会把它变成深度阅读。
比如,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大致浏览过后,认为需要精读的,就会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里,再到印象笔记里打开这篇文章阅读。不是一下子通篇读完,而是一段一段地读。读完一段,就思考:这段话的重点是什么?我现在是什么情况?我可以做哪些改进?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然后在原文后面加个括号,在括号里写上自己的思考。然后,才继续读下一段话。
这样下来,虽然读一篇文章的时间拉长了,过程也不一定顺畅,因为需要动脑子思考,而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比起一溜烟看完就完事,收获大得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