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姐是我通过公众号认识的一位姐姐,她育有4个孩子(均在学龄期);同时在云端经营着一家百货大楼,代理着一家云学堂的各种网课;同时还在进修全人教练课程。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她建了2个主妇支持云中心,分别面向百货大楼及教育类需求客户。
平安姐的大儿子11岁左右,最小的女儿不到3岁,要养育4个孩子还要料理家务(家里没请保姆),还能把经营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实在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出于好奇,我通过公众号走进了平安姐的主妇支持中心,期待在群里透过互动体会她是怎样相夫教子,怎样做生意,怎样服务客户,又是怎样兼顾个人成长的。
在百货群里浸泡了2个月,平安姐很少主动在群里刷屏卖货,碰到特别性价比特别高的活动才在群里分享一二,这与她在公众号里所分享的立场和使命非常契合。也许育有4个娃,安静的时间真的特别宝贵,所以她创建主妇支持中心的立场和使命是:为主妇“找时间、找静静”,在买买买这件事上节约金钱和精力,在生活中『遇见自己』。基于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放心,不用特别推广,都是自己要买什么东西直接去店铺里下单。我也试着去买一些东西,品质好,价格又实惠,让人很踏实。
在教育支持群里,大家很愿意讲出自己的问题寻找支持,也总能得到相应的各种角度的回应与支持,平安姐则更多从教练角度启发群友退一步去看见自己、看见家人,让人非常温暖受益。
遇到双11、双12这样的大促活动还不时给VIP客户一些惊喜回馈,比如一对一教练式陪聊这样的深度链接支持客户。
![](https://img.haomeiwen.com/i4386104/93b7b604f0e8dc53.jpg)
12月底我就链接到了这样的机会。连接上视频的那一刻其实挺尴尬的,平安姐安坐在一处一副全身心要投入来倾听我、陪我聊天,而我呢在户外游乐场边,不时要看着在玩滑滑梯的小宝。平安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尴尬,主动打开话匣子缓解我的不安,让我有勇气问了我一直很好奇的问题。
我: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怎样平衡育儿与个人职业发展?看到曾经的同学、同事在职场上都发展得风生水起,其实有时心里还是挺失落的。
平安姐:嗯,那你看向孩子呢?
我: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我还是挺满足、欣慰的。
这时小宝过来找我暂时中断了我们的聊天,进行简单安抚小宝后,我们又恢复了聊天。
平安姐顺势问我:刚才就是一个很真实的实操,聊天被打断了你是什么感觉?
我:感到有些沮丧、无奈
平安姐:这与最开始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我:嗯,感觉事情失控了,会有负面情绪出来。
平安姐:今天你提到的关键词是:平衡,让人想到天平,当一端过重时,另一端就会失衡。我的理解是这样:当我们看问题偏向某一个角度时,就容易失衡。那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更容易平衡呢?
我:嗯,退后一步,接纳当我这个阶段需要花多一些时间来陪孩子,职业发展必然会受影响。然后再去思考在陪伴好孩子同时,我怎样更好地进行个人发展。
这时小宝又过来找我,聊天暂时中断,简单安抚后我们又恢复聊天。
我:孩子不时过来,让我们的聊天断断续续的,真的很抱歉。
平安姐:看到你在户外,我把自己放到你的场景里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了哈,我自己个人成长大多也是在草地边、游乐场边进行的,其实我挺佩服你的勇气的。
我:能够被理解真是很感动。不过呢,我心里感觉还是过意不去。毕竟呢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你全身心投入来陪聊,我这边却经常被打断。
平安:我心里并没有不舒服哈,现在是你感到心里不舒服哈。让自己感动舒服很重要,那你觉得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舒服呢?
我:事前应该跟你说明下聊天的场景,可能出现的状况,让你有个心理预设,双方都接纳这种情况再进行,避免中途出状况再尴尬。
平安:很好啊,这又是个新的平衡点,怎么平衡个人与社会关系。
我:说到这一点,我有一个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似乎被疏通了。总觉得带孩子出门见朋友多有不便,也会干扰到双方的交流,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外出会友了(日常联系紧密一起学习的朋友还是经常在一起哈)。其实我可以采用上面那个办法,事先说明情况,对方接受这个情况,我自己也接受,就可以带着孩子去约会。
平安姐:能帮助你看到这一点,我也很开心。
这时小宝又过来找我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引导出来了,我们陪聊就这样圆满结束。
通过这次教练式陪聊,让我看到:
1.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成长路上确实需要有好的教练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
2.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多需要做的是教练式陪伴,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