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淑敏曾说:“生活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让它变得有点意义。生活本身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幸福地生活。”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在平凡的生活里,发现和创造更多让心灵愉悦的时刻。
那么,我们如何能在生活中找到幸福呢?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一书中告诉我们,除了爱情和家庭,我们在工作中也能寻找到幸福。

有人会说,我天天都是逼着自己去上班,扒拉着指头数啥时候退休,我的工作里面真的没有任何乐趣和幸福可言。
的确,一旦工作仅仅为了谋生,那么想从其中感受幸福,真的就是奢望。这也被称之为“职业倦怠感”。
但是工作真的除了能让我们谋生外,就一无是处吗?罗素认为工作最起码有两大好处。
首先,工作能避免人们陷入无聊状态。
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固然让人烦闷,但比起来终日无所事事的无聊,烦闷似乎就显得不足挂齿了。
其次,工作给了我们施展抱负的平台。
很多人通过工作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
工作的这两大好处,前者在消磨时光,后者在成就自我。但如果工作是有趣的,它给人的满足感就不仅仅是消愁解闷了。
那么,怎样使平凡的工作变得有趣?罗素认为,有趣的工作要具备两个要素:“需要运用技能”和“具有建设性”。
一、需要运用技能
很多工作之所以给人带来乐趣,是因为需要一定的技能来完成。
比如,医生用医学专业技术治病救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就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幸福感。
那么,工作中所需技能简单的人,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只要具有成长的心态,我们一样可以在向他人学习的机遇中,获得幸福。
也许是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也许是观察、学习优秀同事为人处世的一些方式;也许是把兴趣结合到枯燥的工作中…当我们开始尝试这些改变,原本枯燥无味的工作也会变得生动有趣。
这些方式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甚至可以“弯道超车”,收获意外的惊喜。
众所周知,送快递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还要时刻提防着客户的投诉,常常把人弄得心力交瘁。
但是外卖快递小哥雷海为却在做这样一份工作的同时,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并击败北大才子彭敏,夺得了冠军。
尽管工作辛苦,生活不是那么富裕,但是雷海为却在每次回到出租屋后,第一时间捧起书本;等红灯的时候、送单途中,他也会默背几首诗词…
对诗词文化的热爱,冲淡了现实生活中的苦,让他原本枯燥无趣的工作,也随着喜欢的兴趣爱好,焕发了生机。
所以,工作技能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品尝到工作中的甘甜。
二、具有建设性
建设性的工作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在从事这种工作,随着不断接近目标时,就会有一种胜利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罗素举例说,大多数科学家们都很快乐,而他们的快乐来源于专注、忘我的研究和探索。
那么,普通人怎么把平凡的工作变得具有建设性呢?可以尝试一下“挑战性”思维。
前段时间杭州快递员李庆恒被评上“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称号的消息引发了热议。
是什么让他在众多快递员中脱颖而出?答案就是“挑战性”思维。
初入快递行业的李庆恒也不免感觉到累和枯燥,尤其每个“双十一”,对人的体力都是巨大考验。最累的时候他也想过放弃。
但是这个行业的充实感也让他喜欢,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因为工作踏实,他很快就加入了公司备战行业各类技能比赛的团队。
技能比赛的项目有很多:不仅要把全国各地的邮编、城市区号、航空代码熟记于心,还要眼疾手快,从固体胶、U盘、打火机、人民币、乒乓球等包裹里,迅速挑出航空禁寄物品……
这种具有挑战和竞赛的因素,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建设性和趣味性,增强了他对工作的幸福感,也助力他开创了人生新的篇章。
当然,工作本身不会自带情趣,也不会原装配备幸福。
同样一份工作,有人把它当成懒惰、颓废的温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却把它当成成长的平台,学习新技能,挑战新高度。
拥有一颗饱含敏锐、热爱和创造力的心,才能从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工作中,不断品尝到幸福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