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然后,早晚问安,因为都住在一起……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的生活,应该不多了。
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常回家看看”,其实是一种期望……我们已经与父母隔绝了,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彼此看不见,彼此形同路人一般,偶尔见面,完全没有交集的生活……
还不说那些积怨的父子、母女与兄弟姐妹,今天的社会,让亲人都成了看不出血缘的陌生人……
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了不被打扰的生活,与亲人疏远,把子女送去寄宿学校、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再不见老少一家人、再不见含饴弄孙、再不见请安父母、再不见几世同堂……
我们把这些叫做现代文明,我们都成了忙碌的个体,我们再也看不到真情流露的生活……
这样好吗?据说这样可以让每个人都不打搅别人,并且也不被别人打搅,我们就是一些效率极高的现代文明人……完美的利己主义者。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我出生在信仰共产主义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尽管我极度讨厌那全民如一的想法,极度厌恶那满大街的草绿色,但我还是怀念那家里的老人,父母不在的时候,总有长辈呵护的院落……
那时候,我们记得长辈和小辈其乐融融的每天,记得什么事情都逃不过父母明察秋毫的双眼……那时候,老人永远是家里最大的“官儿”。
去养老院的,都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养儿防老,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一家人的事,总是要听取老人的判断。
家中有一老,犹如有一宝。
我觉得那时候的生活永远不会有太难!我想把父亲接回家,我想让父亲离开养老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