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一年高考时。
一场考试,几张试卷,宣告着青春的一个段落,落下帷幕。
“当整个小区都黑灯瞎火的时候,只有我们家灯火通明。”
“没有人再提和玩有关的任何事,大家都感受到了那种无形紧张感。”
“为了方便租了一间很小的房子,整个高三我爸爸都只能睡在沙发上。”
“那段时间我妈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影响到我的心情。”
今年有1031万考生参加高考,有人说,高考时人生中最后一次不用拼颜值,不用拼爹,只拼自己努力的较量。
高考过后,曾经的同窗,将走上无数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02
高考之后,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一个词叫做“童年报复性补偿”。

很多人高考完以后,都会出现这种心理。把一直没追的剧熬夜追完,上网一定要连着几个通宵,打游戏要打到腰酸背痛头晕眼花,或者什么都不做,睡个天昏地暗,把三年缺失的睡眠全都补回来。
其实在持续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过后,精神彻底的放松,适度的娱乐和稍显任性的放纵是合理的。
可是怕就怕有人真的把这种放松当成常态。
高考过后,进入大学就轻松了。这是最大的谎言。
03
很多人走进大学,面对没有老师和家长时时刻刻紧盯成绩的新环境,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在大学里会有很多种人,为及格而努力,为学分而努力,为考研而努力,为出国而努力。
可是还有很多人,在人生还有更好的选择时,却选择了放弃努力。躺着刷手机很轻松,翘课窝在宿舍里等外卖很轻松,努力的意义何在呢?
有人说,把大学一个学期的课程用一周自学完,混到及格,就万事大吉。
可是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正在受到惩罚。
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提出,严把毕业出口关。大学,不再如想象中那样“好混”。

即使混到了毕业,却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喜欢的工作够不到,不喜欢的工作不想做。
回想大学,除了手机,电脑,外卖,再无其他。
04
大学时喂校园里的流浪猫而认识了一位学长。聊天时他说自己在XX学院。
那是学校的专科学院。当时因为一部分学生造成的不太好的风气,很多学生对该学院颇有微词。
但因为这位学长对流浪猫的保护以及温和有礼的态度,让我们对他的印象不错。
几个月之后的又一次见面,他说自己已经顺利考过了专升本,和我们在同一个校区上课。
跨专业,专升本,全靠自学。这些字眼背后的努力,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这位学长毕业前,交给我一大袋猫粮,让我别忘了角落里那些小可爱。
我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他告诉我,已经考取了香港某大学的研究生。
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他一步一步走得很坚定。也许起点比很多人低,但他从来没有停下。
虽然毕业后没有再联系,但我知道他一定会过上自己希望的人生。
所谓逆袭,从来不是运气的眷顾,不过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坚持自律,不断努力。

05
有一些人,上到大三大四被迫退学,还有很多人,为了及格和顺利毕业,一次次补考,重修学分。
有些人顺利混到毕业找到工作,发现身边的同事有自己的前进方向,在眼红别人考到各种证书时,也想试一把,却发现懈怠太久,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学习了。
那个在台灯下刷题到凌晨,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了一道题和同桌争论不下,在冬天用冷水洗把脸继续背题的自己,早就不见了。
“学不动了,看不进去,没办法集中精神。”这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于是生命继续平庸,那些曾经许下的承诺与豪言壮语,那些想去看看更大世界的梦,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过后,戛然而止。
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不要把全部的努力都在高考后抛弃。
余生很长,请别浪费。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