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到了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報導後,便萌生了以下思緒。
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名父親,因孩子的一句「我想看北極熊」,便決定用買房的錢,帶他去北極,遊歷於是乎始,至今為止,一家三口已經不間斷地遊歷了二十五個國家。
在整個遊歷過程中,那名孩童從來沒有在學校接受教育,但,他,決不會落後。在遊歷過程中,他體驗到學習的重要性,尤以語言為重,當他去不同國家旅行,第一,他需要購物,如買心愛的冰淇淋或者糖果等等,他需要溝通,第二,他需要和當地的小朋友交流玩耍,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都令他意識但語言的重要性,能主動和更有動力去語言,現在的他,已經能用英文和西班牙語與別人溝通。這樣的學習動機,對孩子的學習尤為重要,能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對其保持著熱誠,只有這樣,才會有動力去主動學習,這樣會比不斷重複地告訴孩子學習語言能讓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來得更有效果吧?
除此之外,那種學習的形式,更加配合孩子的天性,讓學習變得有趣,更有助於孩子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要孩子安定地坐在班房中學習,做著一式一樣的習題,標準答案引導著他們的思考,而一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便會對學習的重要性加以灌輸,令他們的童年為學業所圍繞,如此以來,既抹滅了孩子活潑好動的特質,又削減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這樣的童年是如此壓迫,但視頻中的小孩卻能盡現孩童的特質,他活潑好動,喜歡與不同國籍的小孩嬉戲著,享受在大自然的美景下狂奔,他保持者好奇心,對身邊的一切都感興趣,在他稚嫩的手上的相機中,能充分展現一個好奇寶寶眼中不一樣的世界,他會拍牛糞,會拍枯枝,詮釋了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其中沒有標準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才不會限制了小孩的想法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那名小孩學到的,是那些課本上沒有教的種種知識。他到過不同的國家,接觸不同的環境,不會停留在「舒服空間」裏,在嘗試融入的過程中,能提高自己的適應力;他感受過不同的自然環境,那冰天雪地的南北極,那蚊蠅飛舞的熱帶森林⋯⋯種種的惡劣環境,鍛鍊了他的韌性,不會只追求如今大多父母提供給自己孩童的溫室裡,反而是在惡劣的環境中成長,如他曾被蚊子叮咬,身上有很多大包,他哭了,他的媽媽曾建議他回城市,但他拒絕了,因為他還沒釣到食人魚,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嗎,要想完成目標,就必須得經受得住當中的麻煩苦難,就肯定要有抵抗逆境的能力。這些能力,畢生受用,小小的男孩在旅行中早已培養,而那些在城市學習的小孩,或許到大學都沒有掌握。
當然我不否定傳統教育方式的重要性,但在啟發階段,再教育孩子的時候,是不是能創新一點?
(這是在規定時間內打出來的見解,或略顯淺陋,或論述欠仔細,還望各位海涵。初次發文,還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