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垃圾桶上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大概是中国“最不好认”的汉字

垃圾桶上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大概是中国“最不好认”的汉字

作者: 野市SENSE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1:10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猛追的一部剧中,男主对外出租房子,对租客列出了几条要求。

其中有一条让人大跌眼镜。男主在租房合同中,明确表明租客在每周一必须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

看见这一点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将剧中的租房合同放在国内的话。

那可能这个电视剧不会超过两集,就因为男主找不到租客而全剧Ending。

毕竟走在路上能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都值得被歌功颂德了,更别说每周一次的垃圾分类了。

▲日本的垃圾桶不止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当我被剧中“苛刻”的租客条件震惊时,在一旁的ZOE却对我翻了一个底朝天的白眼。

在ZOE长达2年的留学生活里,已经被日本近乎完美的垃圾分类制度洗脑,成功获得了“强迫症”这一个新成就。

也许你很难想像当我和她约在公交站见面时,她对着旁边脏乱的垃圾桶,怒骂了一句“大家都看不见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字吗?”

在那一个瞬间,觉得只有1.65m的她,变成了2米高。

听ZOE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建设规划得让其他国家的人都很羡慕,由于日本国家本身就在世界地图上只有一粒黄豆的大小,除了海洋资源和森林资源,其他资源都非常稀缺。

所以日本这个对自己极度有危机感的国家,就在资源回收利用这一块花了很多心思。当然了,环保意识也是同样强烈。

▲Kamikatz公共屋(图片来源于Sotokoto)

这一间Kamikatz公共屋曾经获得2016年广州可持续建筑奖。

但是他获奖的理由绝对不是因为建筑结构有多牛逼,外形有多好看,而是因为这是一间全都用可回收垃圾建成的房子。

镇上的居民回收了大约80%的垃圾,并把垃圾分成了34个类别,作为这间房子的原材料。而我们这些整天自称垃圾的社会主义螺丝钉可能真的比不上这间房子的一根木头有用。

▲把废弃玻璃瓶改造成吊灯的设计真的让一众文艺青年高潮(图片来源于Sotokoto)

像是废弃玻璃瓶和废弃报纸的回收利用这种小儿科的东西是不能让你们体会到日本回收资源的可怕之处的。

在日本,一个塑料瓶会被分成标签纸,瓶身,瓶盖三个部分进行回收。

别想了,这样的工作并不是有专业人员在做的,而是每一个日本人要做的和吃饭一样正常的日常工作。

岛国人民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句话做的淋漓尽致。下至三岁滚泥地的小孩,上至八十岁撸猫的老奶奶,都拥有一种在分类回收垃圾上的“武士道”精神。

他们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执着,就像有着“地中海脱发危机”的你,想执着地留下自己的发际线一样。

▲没玩过垃圾桶投篮游戏的人都没有童年

日本的国民自主回收垃圾的政策,在不知道传承多少代的时间里,如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一般。

所以在留学的日子里,ZOE也将这个好习惯贯彻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然而在回国后的不久又逐渐被我国人民“大大咧咧”的随手一丢同化了。不得不承认,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的。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街边上单一的垃圾桶。渐渐变成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然而汉字的博大精深,却在这里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讽刺的是垃圾桶边常常会有垃圾

立在路上的分类垃圾桶将人类的智商拉回了还没有进化前的水平,对汉字的认知似乎也回到了还在学习“bo po mo fo”的拼音阶段。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七个字,变成了很多人活到老都不认识的陌生字眼。随手一丢的习惯,将自己的素质与道德也丢了出去。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国从事废品回收的一些“拾荒者们”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每天起早贪黑拖着袋子在垃圾箱里搜寻可以被回收的废品,去到废品回收站换取微薄的收入。

我甚至有想过,如果有天我们变的像日本一样。开始主动分类好垃圾,那些“拾荒者”们又该如何去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中学生物也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弱肉强食的戏码在“拾荒者”中也上演着。

我们大多数看到的“拾荒者”都属于这一行里的“个体户”,而在他们之上还有只做回收的“拾荒者”,他们只需要用低价回收老奶奶手上那些辛辛苦苦找来的纸皮就能以高价卖给一些小型收购站。

而在上一级还有大型收购站,接着才转移到工厂进行回收处理。这其中的利益链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你家附近那个“拾荒者”随时可能在北京二环有几套房。

所以非常可悲的是,在中国,是利益而不是环保意识在推动垃圾分类这个行为。

试问谁家的狗在外面溜圈的时候没试过舔到一口痰,都说女人是水做,随地吐痰的人又何尝不是痰做的呢?

别嫌这句话恶心,毕竟踩到脚上的更恶心。即使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已经愈来愈强了,但在这件事大家都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毕竟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似乎实在是太难了。我记着很早之前看过的一张照片,一个在回收站回收的老奶奶,双手被混在生活垃圾里的玻璃碎片扎破。

这张照片被发到网上,瞬间引起了好大的共鸣,大家都开始说着“好心疼”。

对,也只是好心疼。看到这里,你又想起自己在扔玻璃碎片时,会特意拿胶带缠起来,包裹好吗?有将电池扔在专门回收的箱子里吗?

不得不承认,我之前也没有这样做过。但今后的每一次我都会记起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我想我会愿意多花几分钟去将它们分类包好。

当然了,我肯定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希望你也可以一样。

▲中国的垃圾填埋区隔几公里都闻得到臭味(图片来源 诸暨日报记者徐德文 摄)

我们天天嚷着环保,不用一次性筷子,去参加每年的一小时关灯活动。在海边去做义工捡拾垃圾。其实呢,也许只是为了在朋友圈骗一堆赞,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普通的日子里,过的还是一样“随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算真的不愿意去做那个简单的垃圾分类,那至少也先学着走在路上的时候,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至少让那些起早贪黑,就为了抢几个塑料瓶的老奶奶们捡的方便些。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句大话也许真的该做做了。

文案/C

编辑/C

相关文章

  • 垃圾桶上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大概是中国“最不好认”的汉字

    最近在猛追的一部剧中,男主对外出租房子,对租客列出了几条要求。 其中有一条让人大跌眼镜。男主在租房合同中,明确表明...

  • 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在城市里,无论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垃圾桶,而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每每看到我都会想,哪是可回收...

  •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在街道上,处处贴着低碳环保, 废物 回收。现在,连垃圾桶上,都标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意味着我们国家...

  • 那个环节的问题

    拎一兜儿垃圾下楼,摆面前两个垃圾桶。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分类,这个可回收,那个不可回收。 然后来一辆大卡车把...

  •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文 / 莫嗔堂堂主 在我居住的城市,垃圾桶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大家在丢垃圾的时候也是按照桶上的指示去丢。但是有...

  • 522:垃圾分类

    几人下班吃饭! 小a:你们说,为什么那些垃圾桶上写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是,垃圾车来拉的时候又混到一起了! 老c:...

  • 站在垃圾桶前发一会儿呆

    单位前一阵子搞环保一级达标,所有垃圾桶都换成了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 以前的我,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现在...

  • 捞垃圾

    腐国很早就开始了垃圾分类,但主要还是靠全民自觉。一般街道边上都放着绿色的可回收垃圾桶和棕色的日常不可回收垃圾桶。某...

  • 投掷游戏

    外面的垃圾桶 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我还没有考虑好 该把你扔到哪一边 但你送我的衣服和雨伞 昨天用破了 我扔进了不...

  • 垃圾分类

    暑假里我去上海玩,看到那里垃圾桶的种类非常多,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还有其他垃圾等。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垃圾桶上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大概是中国“最不好认”的汉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mx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