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华社“新华视点”一篇《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直指生长激素滥用乱象,引发“家长身高焦虑 生长激素是否被滥用”话题,备受社会关注和热议。在“身高焦虑”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少则花几万,动辄几十万为孩子打“增高针”。

文章指出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其实是注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处方药。我国药企获批的生长激素适应症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等罕见病造成的矮小症、努南综合症和SHOX基因缺少但不伴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而医学上对矮小症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大约有5%的孩子较同龄人个子明显偏矮,这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家族遗传因素,也有一部分可能是疾病原发或继发的因素。而这其中因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发的矮小症,占比并不算高。也就是说,生长激素并不适用于所有出现身材矮小状况的孩子。

滥用生长激素可能导致孩子内分泌紊乱、骨质酥松,甚至诱发肿瘤等健康风险。
排除病理因素,影响孩子身高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与睡眠,另外还有就是体育锻炼。在生长发育阶段,我们建议通过运动的方式,以比较健康安全地促进孩子身高的增长。适当的跑、跳,牵拉运动,能够刺激骺软骨的生长,使得孩子可以长得更加高、更加坚实、更加匀称。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足部健康与鞋研究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表示: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对孩子身高发育有一定的好处,单杠双杠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我们没有做过大样本的调查,但是从骨骼生长的规律性来讲,骨骺生长板部分的干/祖细胞和成骨细胞,受到一定力学刺激,会加快生长发育。所以,运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在99%的情况下,都是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