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冠状病毒再次对人类发起了进攻。
我老家勉强能算一座四线城市,刚开始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初一过后,街上的人明显少了,大多带着口罩,行色匆匆。除了菜市场和医院,你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场所。
前几天我回成都了,时至今日,楼下除了超市和药店,没有任何其他门店开张。或许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比我们想的更严重。
恒大研究院发布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其认为“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
这段时间,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餐饮企业。看了投中网采访西贝贾国龙的报道,十分感慨,贾国龙说:“我们的现金流按照发工资的极限,我们现在贷款还不多,即使贷上款发工资,我觉得撑不过三个月”。
连西贝这样的企业都撑不过三个月,其他企业可能会更加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旦失守,势必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也有好消息,央行、财政部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扶持受灾严重企业的政策。就拿四川省刚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来说,主要从税收、金融等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力度不能说不大,但仅凭这些政策,想全部过关,也还是有难度,毕竟谁也不知道,疫情到底会持续多久。
所以,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活下去,还能活多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毕竟再好的药也只是辅助,能不能治好病,还得看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
自救
企业能不能活下去,关键在于有没有钱,有没有现金流。现金流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靠自己;第二种,靠别人(融资)。
靠自己
有人提出,餐饮业可以靠外卖自救,但是外卖真的可以自救吗?由于贾国龙的西贝莜面村没有上市,这里我拿不到他的报表,所以我找了另一家也在做外卖的餐饮企业海底捞。
这是海底捞2019年的半年报,可以看出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只占总收入的2%不到,这样的比重,想靠外卖业务维持,难度是相当的大。
或许有人说卖火锅和卖面没有可比性,我同意这个观点,但食物肯定是刚做出来才是最新鲜最好吃的,所以餐饮行业,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线下为主的格局。再说了,就目前这个情况,只要不是太懒,谁不是自己做饭。
虽然外卖很难让餐饮企业力挽狂澜,但也不失为自救的一种方法。想要顺利度过这个难关,还得从多方面入手。近日,盒马和云海肴宣布合作,云海肴在国内各地的超400人,将陆续到盒马上班。
这种“共享员工”的模式,会不会引起行业的变革,这次的疫情会不会催生下一个阿里巴巴呢,我们拭目以待。
靠别人
人的身体有造血功能,健康的时候,不仅自己够用,还可以给别人输血。但如果身体不好,不但满足不了自己,还可能需要别人的血。自己赚钱就好比自己造血,而融资就是靠别人输血。
我们一般把融资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1)债权融资
这些年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企业越小,越容易缺钱,且越不容易借到钱。你找银行借钱,一般都要担保,找个人借吧,成本又很高。
而企业越大,反而越不容易缺钱,且越容易借到钱。所以我们的小企业常常会陷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越缺钱,越借不到钱。
2)股权融资
如果债权融资行不通,那股权融资呢?
长期和金融机构接触,我发现银行更喜欢重资产、规模大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往往可以提供担保,但重资产、规模大只能说明你的企业以前干的不错,但未来怎么样不好说。
在资本市场,投资人更青睐于行业前景好、商业模式好、轻资产的企业,也就是你以前赚没赚到钱无所谓,哪怕你现在能不能赚钱都无所谓,只要你将来能赚到钱就行了。
就像那些独角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都不强,有的甚至还不能盈利,但却可以轻松的拿到别人的投资。贾国龙说我只能撑3个月,那是因为他没说股权融资,只要他愿意,我相信有很多人愿意投他。
还有一些非主流的获取现金流的手段,比如说 “被捐赠”。这个就完全看脸了,也没有什么诀窍。如果你特别会讲故事,可能会有效果。
前面的方法如果都行不通,那就是壮士断腕的时候了。减薪裁员,这个方法简单高效。但如果整个企业都很困难,减薪裁员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此时,及时止损,要么重新开始,要么转型。
但这很难,没有人甘心轻易放弃自己创业多年的企业,所以这对我们企业家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病毒和企业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病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病毒,我们也不可能拥有像现在的高等文明。
虽然我们每次战胜病毒的代价都很高,但是活下来的人都比以前更强大,那些基因不好的人,那些懒人(不锻炼身体,免疫力差),那些傲娇的人(不积极应对,听天由命)都可能会被病毒淘汰。
企业也是一样,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0年,日本甚至达到了50年。
还记得那个犹太人修车厂的故事吗,犹太人在东边开了个修车厂,中国人在西边开了个修车厂。后来,犹太人发现人们来修车时,可能会等很久,于是陆续的在修车厂附近开了餐厅、咖啡厅甚至旅店,再后来由于人口增加,这里的房地产行业也开始兴起。而很多中国人发现修车厂挺赚钱,于是就在附近开了好几个修车厂,由于竞争激烈,最后大家只能低价竞争。再后来,由于效益不好,高水平的技师都跑到犹太人那边去了。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不写了,虽然一个故事可能很片面,但他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除了环境、政策等客观因素外,我们的企业寿命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看重当下的利益,今天这个赚钱做这个,明天那个赚钱做那个,恨不得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全,很少有人愿意在某一领域长期耕耘。
没有长远的打算,没有长期的积累,如何抵御风险。可能在病毒来之前还能像修车厂一样勉强度日,但当病毒来了,那只有九死一生。
别人说餐饮靠做外卖自救,结果大家又一股脑的跑去做外卖。有时大家都能看到的机会那就不叫机会,大家都做外卖,那我是不是能做点跟外卖有关,但又不是外卖的呢。
即使要做外卖,你如何定位自己,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何优势。谋定而后动,想清楚再去行动,盲目跟风可能会死的很惨。
所以这次的疫情也是一个契机,一个让我们企业家静下心来思考的契机。
写在最后
这是病毒对我们企业的考验,转变思路,积极应对,活下去我们就是英雄。活不下去,也不要气馁,权当是总结经验教训,只要人在,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更多公司治理、股权内容欢迎订阅我的公众号“大话股权”,或在喜马拉雅上订阅我的语音专辑“大话股权”(系统讲解股权,内容和公众号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