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绝唱 无韵 写作至高境界

绝唱 无韵 写作至高境界

作者: 不老半仙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2:46 被阅读0次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直以来是我对《史记》记忆最清楚的认识,若是要在人前进行谈论,估计也就止步于此。这两个月的阅读,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史学家,什么叫做专业。

    01 史家之理想 至纯至真

    • 命子迁

    司马迁受命于父司马谈,以时代史家为职责,并且将未竟之事托付给司马迁,搁在现在,这就叫做命运绑架,这也恰恰说明了古时候的忠和孝是多么的纯粹。司马谈将”孝“的重要性拉的很高,他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门楣之义,不可造次。这就也导致了司马迁勤奋著述,前半期愚忠的基础。然后又把著史书的历史意义讲的是天大地大。500年一记载,刚好轮到你头上,你要是不做这件事,天理不容。把司马迁说的是俯首流涕: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 发愤著书

    编撰史记的第七年,司马迁遭受了李陵之祸。心灵也受到了冲击,也想到了自己成为士大夫的另类、男人的另类、文化人的另类,史记没办法弄了。但是又转念一想,历史上的经典不都是作者受挫以后发奋著出来的吗?所以自己也应该发愤著书。这一次祸,对他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将他从一名普通史官嬗变成伟大的史学家,也造就了他《史记》成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领头地位,让他具有了唐人刘知己所说的伟大的史学家需要具备史才、史学、史识的独特魅力。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个人对历史有多大的影响。其实一个“异类”是多么的难得,历史有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可是解决问题的往往就是那些个生逢其时的个人。

    02 独一招经历 偶然遇见

    • 人生意义

    像不像今天的生涯论。我们讲新时代,做事情,闯事业,必须赋予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个重大的意义。司马迁恰恰在2000多年前给我们演绎了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本来太史令是一个普通工作,很多人都做过,但是司马迁极其认真地看待这个工作,以至把它变成一种vocation——这个词在英文里有一种宗教式的意涵——是一个calling,是更高、更神圣的声音召唤你去实现生命最大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句式,适合于屌丝反思,我现在做的是啥工作,我能否把它当成一种vocation,拥有宗教式的意涵——calling。

    • 少年壮游

    少年时期的司马迁,有着别人难有的经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条路是他少年时期的壮游路线。后期,奉命初始西南,还随武帝多次出游。知乎上搜索了他的三次游历路线,还附有地图,在《史记》中是否可以找到每个地方留下的印记,自己以后到这些地方也要用点心思。

    二十壮游:长安(西安)-武关-宛-襄阳-江陵-临沅(常德)-武陵-九嶷山-零陵-临湘(长沙)-汨罗-庐山-会稽-姑苏-广陵(扬州)-淮阴-薛(滕州)-邹(邹城)-曲阜-临淄-彭城(徐州)-沛-丰-大梁-洛阳-长安(西安)奉使西征:长安(西安)-南郑(汉中)-葭明-阆中-安汉-巴郡(重庆)-犍为郡(宜宾)-滇(昆明)-昆明(宝山)-邛都(西昌)-笮(汉源)-蜀郡(程度)-冉駹(茂县)-梓潼-葭明-南郑(汉中)-长安(西安)扈从武帝:长安(西安)-洛阳-泰山-昌黎-五原郡(五原)-甘泉-雍(凤翔)-萧关(平凉)-安定(固原)-甘泉-长安(西安)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e3cfb-1601095567645)]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35ce3-1601095567645)]

    03 什么也不能阻挡 身残志坚

    读《报仁安书》,了解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历史选择了一个关键人物,做一件天大的事情。貌似顺境难为,所以一路上布满荆棘,一路为难你、折磨你,才能做出伟大的事情。西方有耶稣,近代有曾国藩,无一例外。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身体遭受了莫大的痛苦,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屈辱,还要活在刽子手中间,被别人当作笑话,自己说话那还能有份量。回想古代的太监,要么就是一副奴才相,要么就是心理变态,要么就是报复社会,司马迁到底是怎么存活的,理想的力量如此之大。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一定要让自己的认知、能力足够强大,保证内心的足够强大。我们才能够做事有目标,才能在和更多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以上所有的好名声,都得有一个完成的身躯。我们可以想见人脸上要是有块疤,都会觉得不自在;瘸条腿都会造成心理不健全。何况是腐邢。身体都不完备了,名声从哪里建立呢? 修身立身、好善乐施、取之有道,还有对待屈辱的态度,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层次。要想不受奇耻大辱,就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上之、次之、外之、下之。把一个正常的为官者能做的事情,概括的淋漓尽致。 这个句式,当代好青年试试。把自己剖析一下。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惨到没朋友。自己都是泥菩萨,没有人安慰和同情一个受此大辱的人,还嫌这个人没有发挥作用,帮助自己。人终究是自私的。别怕自己在人群中孤独,只有敢于把自己放在孤独处的人,都是不甘于命运,想拼一把的人。 别怕孤独,你注定与众不同。

    04 不为权势是尊 自我雕刻

    固然有身遭祸患彻底自省,但也离不开自身的积累和内心的纯善。

    提到的李广,就让我有了一个更真实地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司马迁文法地刻画。

    01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dfc4d-1601095567645)] image.jpeg

    之前对李广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李广射石上,对这个人的印象是力达,勇猛,虎将。但是读了文章才发现,这个人的个性很强,仁义、有勇也有谋,还很清廉。这两个故事主要是刻画了其“皆以力战为名”。 文章用多维透视法来刻画人物性格,通过别人的口以及个人典型故事的描述,场景感非常强,令人印象深刻。 刻画人物性格,就用多维透视法。

    02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1]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2]。”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3]。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太惊险了,没有勇气、没有实力、没有那么多年的互相磕碰和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魄力。 虚张声势,主要是环境氛围的营造。 皆下马解鞍 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 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古文的描述太强了,这样的描述简单、有节奏,还能一下子达意。用金文估计得好好描述一番。 比起诸葛亮的空城计,这个还要更加惊险,一个是在地方的底盘,一个是在自家的底盘。 史记相关:《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杨照03 历史不应该那么现实,只记录成功者,忘掉失败者。一个失败者如果有好的失败理由,反倒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 这是杨照在分析司马迁写《李将军列传》的感受,何尝又不是司马迁的心里话呢。 道德经第77章,张弓效应: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无完人。一直都欲望顺境,都渴望胜利,心中只有自己,肯定要跌大跤。你看有一些电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比如说霍元甲,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津门第一”,结果一败涂地,最终反省,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 这句话告诉我,我们心中要有自己的目标人物,但是不能老盯着他的光环,要换个视角多去挖掘他失败的辛酸经历,才能知道奋斗的历程上那些坑可以避得开。另外,自己也要勇于去尝试新事物,勇于接受失败,只有失败才能暴露问题,才能补足短板,让自己不断提升。

    05 表象与真相 洞察之心

    近期的阅读,对“八书”很感兴趣,也更是体会深刻。作为一个史学家,不仅仅是人、史实,况且对社会文化也有更深刻的见解,要不是一个以宇宙视角的全局观看社会,怎会有那么深刻的见解。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搥,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

    什么样的音乐,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的民生。治世之音,是安静祥和的,也就反映出政通人和。乱世之音,藏有怨念,也就反映出政治的不稳。亡国之音,有悲哀和无奈,反映出政治的不良。文化、文艺其实就是当时的一些现实反应,一代人终究还是脱离不了生存的那个时代跨度。然后作者更进一步,把音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一一对应成社会的表象“君臣民事物”,意即想要社会安定祥和,就必须向音乐的无音一样,搭配的和谐才能好听,社会的人、物、事,各安其道,各为其事。

    两个月的阅读,没有按照开始的计划严格实施,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是还是非常遗憾,也觉得可惜。总之,《史记》带给了我新的人生体悟。首先是司马迁那种展望古今,格局宽宏的视角。其次,就是那种逻辑自洽的论证文字和文风,让人觉得读起来非常带劲。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有生之年,择以时日,我想抄写史记一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唱 无韵 写作至高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u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