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传体记忆,是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通常我们会以为自己拥有记忆,并且可以随意调取。就好像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教授用魔杖把记忆从脑袋里抽出来,再把记忆当成电影一样地去观看。但科学家告诉我们,记忆其实是人们根据需要重新构建的,其过程就像在讲一个故事。
一位医生几年前遭遇了车祸,他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疏忽造成了对方的不幸,还因此患上了抑郁症。后来他的心理治疗师搜集到了对方酒后驾驶的证据,医生才回忆起来,在车祸发生前他曾看到对方泛红的脸。
记忆中的过去,会被后来获取的信息所改变。因此,我们记住的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用现在的认知所构建出来的故事。那记忆到底是如何构建的呢?我们又是如何判断记忆的真实性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构建叙述的过程。
02
记忆是通过叙述来构建的,有三种特征:
- 基于意义构建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子的,首先邀请一对双胞胎来接受访问,让他们一起回忆一个小时候的重要事件。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是一同经历过的事,两人依然会在某些细节上争论不休,例如是谁吃掉了生日派对上的最后一块蛋糕。这是因为事情的意义对个体不同所造成的,人们倾向于记住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 基于想象构建
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表达,在睡前让孩子讲一个“今天”的故事。他们发现,孩子有时候会混淆不同日子里发生的事,又或者是把想象的情节加了进去。孩子的叙述,就好像是在砌拼图,用一个个记忆的碎片组合出一副完整的图画。
3.检测记忆来源
对成人而言,我们却能够更为肯定地判断记忆的真实性,因为成人拥有对记忆来源进行检测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在回忆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时,会试着找到一些证据,可能是当时的天气,某个人的表情或者说过的话。通过这样的过程来确定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记忆其实是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片段拼凑而成的,我们不能对自己的记忆过于自信,因为那可能只是大脑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
03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正在改变记忆的方式。像化学元素周期表这类在网上触手可及的信息,不用死记硬背,要用的时候能找到就行了。关于人生事件的记忆也一样,我们可以借助照片,录像等方式来保存自己的人生。换言之,互联网提供了“外包大脑”的技术支持。
有的人对此感到恐惧,认为这会使人类的记忆能力退化,但其实这样的变化在历史上一直在发生。比如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主要靠耳朵听,用脑子记。在文字可以大量印刷之后,本来靠大脑存储的知识才外包给了书籍。又比如一对夫妇,妻子负责记住家人的生日,而丈夫负责记住家里的开销,双方都各自把一部分记忆外包给了对方。
因此,我们不再需要记住一切,只要知道去哪儿找就可以了。搜索引擎充当了我们存储知识的大脑,而像云相册之类的应用就成了我们存储生活的大脑。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轻松地提取出来。可以说,“把大脑外包出去”不但不是人类的退化,更是未来的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