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阅读Day13
重又走向世界
经历过奥地利战后萧条的一段时间,作者再次走向世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曾经的敌对国的人以及战前的朋友都没有拿两国战争的敌对而对他充满仇视或避而不见。这让他重又拾起信心。
他也见证了德国强过奥地利多倍的通货膨胀,这让整个德国经受更加艰难的磨难,也使得曾经很有秩序的过度一度陷入混乱的自由中。而这一切,都买无形中为法西斯主义的形成推波助澜。
作者很大方地把自己的成就摆出来,让我们油然而生钦佩之心,他的文字一气呵成、顺畅地流淌出自己对成就的感受和所获,也引得我很想多去看看他的其他作品。他自知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么样能够饱和了自己对文字的需求,所以他最爱做的事便是删除不必要的文字(哪怕只有一个字)。虽然有非凡的成就,但是作者骨子里就是隐姓埋名、深居简出,害怕名声抢夺了自己的自由和无忧无虑。所以,他后悔没有使用笔名,而无法避免地,为后续受到希特勒迫害和抵制作品做下铺垫。
《昨日的世界》 阅读Day14
夕阳西下
不得不再次感叹,茨威格的文字非常的有艺术性,而且是那种很实在不浮夸的艺术性。读完这段,在下班的公交车上再听一遍朗读版的内容,一句一句飘入耳朵的时候,眼前仿佛是自己坐了那班驶往苏维埃共和国的火车,一点点进入那个有些异常活力和急切情感的国度,看到田野和留着胡子的农夫,看到矛盾重重但又充满希望的各式各样的场景。
那相对和平的十年,对作者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十年,也是永远会珍藏怕是再也不会遇到同样情景的十年。他为“欧洲精神上的团结”这一理念默默地行动着,前往何地讲座,与各国文人墨客交往。包括前往俄国,也是带着与政治无关的理念。而这样的阶段,完全给了作者去追随自己喜爱和擅长的爱好,那就是“收藏名人手迹”,并且有一定的成绩。
可是,作为一个无法安于现状的作家,很快,作者感受到内心的隐隐不安,他所居的平安和平的小时代,越发让他感到需要改变。
《昨日的世界》 阅读Day15
希特勒的崛起
一个善于伪装自己的野蛮行径,利用群众的民族情怀,让人们猝不及防陷入更加混乱之中的人---希特勒出现了。看到他首先采取的手段是焚书,迫害艺术家们,看得感觉到社会被迫到这样的境地,是多么的痛苦啊。对于作者而言,没有什么比把自己的作品全部销毁然后失去德语的读者更残忍了。
可是,作者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去和著名的音乐家去创作。
《昨日的世界》 阅读Day16
和平气息奄奄
最后一章,不曾想,却是茨威格带着超级无奈且失落的感觉书写的绝望的现实。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没有归属的流亡者。那些往昔的辉煌化为泡影,而曾经的坚持,也显得微不足道。在生存的道路上苦苦挣扎,再也回不去了曾经的时光。
黑暗,战争,衰败,都是光明的产物,我们不得不经历了全部,才算是真正地生活过。现在的我们何其幸运?生活的小辛苦,对于经历了种种苦难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美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