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01年9月在原财政系、投资系以及社会保障系等与公共经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和学科点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学院目前设有五个系、三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和十个研究机构。分别是:财政系、税收系、公共管理系、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系、投资系;公共管理硕士(MPA)、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资产评估研究中心、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投资研究所、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实证分析与调查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15个(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财政学学科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的财政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该学科1997 年被财政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662人,其中本科生981人(含普通本科生802人、中外合作本科生179人),硕士研究生560人(含学术型硕士132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316人、税务专业学位硕士62人,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硕士50人,博士研究生121人。
本科专业:财政学、税务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投资学、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中外合作)。
硕士点:财政学、税收学、公共经济政策学;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
博士点:财政学、税收学、公共经济政策学;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房地产经济学。
实验室:公共政策模拟与仿真实验室、教学实验室。
招生人数
2019拟招54 人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税收政策与管理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④433 税务专业基础
2019考试大纲
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Ⅰ.考查目标
2018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为了招收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
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上述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要求考生:
1. 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包含内容
1、数学基础(70分)
2、逻辑推理(40分)
3、写作 (40分)
Ⅲ.考查内容
一、数学基础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经济分析中常用数
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1、微积分部分
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2、概率论部分
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线性代数部分
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
二、逻辑推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
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内容涉及自
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但不考查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
三、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
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缺陷
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围绕论证中的缺陷或漏洞,分析和评述论证的有效性。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
前后一致,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
充分等。
文章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论证程度、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给分。要求内容合
理、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
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观点
或命题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并加以论证。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
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433 税务专业基础
一、考试性质
税务专业基础是全国税务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专业基础科目。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
评考生在税务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具体考察考生对税收基础理
论、中国税制实务与税收管理制度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
素养、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税务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实务、中国税收管理
制度和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
别为:
1、熟悉记忆:对税收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税收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税收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本科目的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
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结构
税收学原理的考核比例约为30%,分值不超过45分;
中国税制实务的考核比例约为40%,分值不超过55分;
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的考核比例约为15%,分值不超过25分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考核比例约为15%,分值不超过25分。
4、考试题型
(1)单选题
(2)多选题
(3)判断题
(4)简答题
(5)计算与分析题
(6)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一)税收学原理
1、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国家、财政与税收的产生
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2、税收的涵义和正当性
税收的概念
税收存在的正当性
税收的形式特征和本质特征
税收的分类
3、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现代税收原则(量益原则与量能原则)
4、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税负的概念与分类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与方式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宏观税负问题及其解决
5、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
6、税收要素
税基选择问题
税率选择问题
税收要素法定问题
7.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格局分析
重复征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8、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
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的一般原则
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划分
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地方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二)中国税制实务
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
征税对象
税率的概念及其类型
纳税时间
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税式支出)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中国税制框架和税种分类
2、货物与劳务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增值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消费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关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车辆购置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资源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印花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土地增值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契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环境保护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我国货物与劳务税制度的问题及其改革
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财产税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
财产税的性质及其特点
房产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耕地占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车船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船舶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我国财产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
1、税收征管概论
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与原则
税收征管制度的特点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改革
2、税收征管制度
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纳税申报制度及其改革
税款征收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稽查制度及其改革
税收风险控制及其改革
税务行政处罚及其改革
税收刑事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争议处理制度及其改革
3、纳税服务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纳税服务的机构设置
纳税服务的主要内容
4、征管法及相关法规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的改革与完善
(四)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
确定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国际税收协定
居民身份确认规则
非居民各项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避免双重征税的办法及外国税收抵免制度
国际逃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EPS)的内容及其发展动向
(上述考试内容涉及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变动的,时间范围截止到2018年10
月底前。2018年11月后生效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396初试参考书目:
2018复试线
380/55/83
2018录取情况
280人报名,261人实考,最终录取60人(含17人推免),最低录取分数为,最低录取初试分数为38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