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园20分钟效应

公园20分钟效应

作者: 捡拾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24-04-14 07:44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话题“公园20分钟效应”。

“公园20分钟效应”起源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其中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就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到公园或其他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逗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

一项在英国进行的研究发现,一周内接触自然环境超过 2 小时的人,无论健康状况还是幸福水平,都始终高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大自然的人。

另一项在北京进行的调查则发现,有逛公园习惯的人,每天在公园里逛一逛,就能达到一天的最低体力活动水平。在公园这种平和的氛围中,不仅能帮助我们舒缓压力,还能让我们更不容易产生新的压力。

当人的负面情绪被清空,积极情绪自然就有了生长的空间。高速运转的大脑,得以小憩,注意力资源也终于得以重新积累。

“公园20分钟效应”属于低成本人类快充方案。类似的方法还有,看天、抱树等,其实这种行为属于微度假或假逃离,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只需要两大原则:要么换环境,要么干点儿别的。

文章以上内容摘自《科普中国》

“公园20分钟效应”的热度里,其实就在很平常的事情多了一层自我拯救的滤镜。这个话题,我们联想另一个话题“获得松弛感”。“得到头条”今日话题谈到,获得松弛感的,比较高级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建立一点,宇宙视角。

科普作家,纽约天文馆馆长尼尔·泰森的《星空信使》写的是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1968年的12月,阿波罗8号传回了一张从月球视角看地球的照片,这是人们第一次从月球的视角看到地球。

当人们看到的不是广袤的原野,也不是广阔的海洋,而是一个,完整的球。也正是从这张照片开始,人类有了真正的地球观。人们开始空前强烈地意识到,原来地球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整体。很多你原来觉得巨大的差异,在这个视角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文章以上内容摘自《得到头条》

从公园20分钟到宇宙视角,都是“自我拯救”的可行性行为。当你放下自我,不论你身处热闹的公园或是辽阔的宇宙,你会意识到你真的一点也不特殊,所以很多烦恼其实微不足道。

当你运用宇宙视角看周遭,你会发现自己很幸运,你可以脚踏实地,还可以仰望星空;你可以向外探索,也可以向内寻求,你会发现那些你拥有的,是多么值得珍惜。

相关文章

  • 2017-09-20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魔鬼效应 投射效应 首因效应 刻板效应

  • 十大心理效应

    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自验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

  • 40 个必知心理效应

    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阿伦森效应 安泰效应 暗示效应 安慰剂效应 巴纳姆效应 7.巴霖效应 8.半途效应 贝尔纳效应...

  • 10个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学会受益终身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包括“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 管理小故事之“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

  • 效应

    马太效应 孕妇效应(视网膜效应) 鲶鱼效应 破窗效应 锚定效应:https://baijiahao.baidu.c...

  • 光环效应(爱屋及乌)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

  • 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属...

  • 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

  •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蔡徐坤、翟天临?晕轮效应告诉你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园20分钟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a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