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沧桑,变幻无常,亦如天上的月亮,时而圆润、时而残缺。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要紧的是心中的那轮明月常驻,做人豁达一点,遇事从容一点就好了。
——题记

今天秋分,白天阳光明媚,秋云逶迤。可是到了傍晚,突然空中乌云笼罩,不久,便下起了淅沥细雨。
都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 ,明天就是中秋节的啊!然而,窗外细雨绵延,天空灰濛濛的。或许,明晚的中秋月亮将是缺席的。
雨打窗台,滴滴答答。细细聆听,像似故乡熟悉的雨声,不禁勾起了曾经的回忆,我的脑海里浮现起幼时故乡过中秋节的情景……
小时候,总是期盼着中秋节的来临。这天,不仅是家人团圆,更兴奋的是晚上可以观赏放飞孔明灯,尽情玩闹。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温馨安恬地洒落在老家院子里的那棵番石榴树上。树下,邻居小姐妹们围坐在石桌子旁边,入迷地听着老人家讲述那个“剪月华”的故事。
我与小伙伴们悄悄地跑到家乡边上的海滩上,观赏点放孔明灯。
中秋夜点放孔明灯,是故乡流传已久的一项民俗。
孔明灯,又叫祈福灯。传说唐末五代时期,一个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发明的,当时是用作军事的联络信号。由于灯笼的外形像似诸葛亮戴的帽子,所以取名孔明灯。后来人们在中秋节点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许愿之用。
海滩上,只见人头攒动,等待放飞的孔明灯整齐地摆放在平坦的沙滩上,大人们在忙着给孔明灯笼增加燃油。
当孔明灯点燃后,燃烧的热气使灯笼慢慢地鼓起来,然后腾空而起,徐徐上升。

不久,附近村庄的上空,也不断地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当越来越多的孔明灯飞上天空后,我们拍手欢呼喝彩,高兴得手舞足蹈。
孔明灯在朦胧的夜色中越升越高,像一颗颗小星星挂在宽阔无涯的江海上空。
此时,风清月朗,星星点灯,群星傍月,交相辉映。海面波光粼粼,潮水“哗哗”流淌。
我们伫立在沙滩上,凝望着空中缓缓飘摇的红色孔明灯,默默地许着美好的愿望, 祈福风调雨顺,生活蒸蒸日上。
孔明灯越飘越远,直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融入浩瀚的夜空。

故乡的中秋夜,是如此的美妙、恬静、悠远。自己犹如置身于一幅 “江上升明月,江花点美景,潮水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 的优美画卷之中,心灵变得清澈通透,令人忘却烦恼,心旷神怡。
潮起潮落,春去秋来。中秋节年年如期而至。晃眼间,我已从天真懵懂的孩提,跨到知天命之年。许多往事随着匆匆走过的流年渐行渐远,变得模糊。
然而,那婆娑的灯影,像散布在融融夜空中的星星,点缀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地闪烁;很像一坛老酒,随光阴的远去,它越是醇香,时不时地在不经意间勾起久远的温暖。
遗憾的是家乡中秋节点放孔明灯的习俗,慢慢消失在飞速发展的长河里中,戛然而止。
今年夏天,我回趟老家,偶然在龙凤头海滩上看见游客放飞孔明灯,有些感慨。世事沧桑,变幻无常,亦如天上的月亮,时而圆润、时而残缺。
人生聚散无常,生活充满变数。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要紧的是心中的那轮明月常驻,做人豁达一点,遇事从容一点就好了。
这么一想,心也坦然了。
备注: 原文载于《海坛风》文艺副刊,略作修改

网友评论
而我们,也一向是以自身情绪评价外在变化,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历史名篇,赋予中秋太多意义。
正如你所讲,无论季节交替,客观变化,我们心中仍有不变的东西,一轮永不落下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