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道德走向团灭
三家分晋智氏灭
战国之初有一位姬姓后代人称智宣子,他有位得意的家族继承人名叫智瑶。在同族人智果口中,智瑶颜值高、善骑射、有才艺、通文学、性坚毅。然而智果认为,这位“五好”继承人最终一定会带领族人走向灭亡,因为他不怀仁德。显然这种说法并没引起智宣子的共鸣。在得知他已选定智瑶后,智果决定脱离智氏,另立辅氏。
等到智瑶当政,他既不懂礼数又不进谏言,戏弄其他诸侯国君主,对臣下劝说不予理睬。在利益面前,他更是贪婪,先后向韩国、魏国索要封地。为了避其锋芒,也为了使他更加狂妄,两国君都同意割地。当他向赵国君如法炮制时被拒绝了,这下他可忍不了了,气哄哄的拉着韩、魏攻打赵国。三军围住赵国晋阳引水灌城,在城墙即将被淹没时,赵国谋臣张孟谈秘密出城,终于得以策反本来就忧愁至极的韩、魏国君。于是三方联合攻破智军,智瑶本人兵败被弑、智氏宗族尽遭诛杀,只留下一位改了氏的辅果。
唐末军阀食人魔
战国时期确实不适合脱胎成人,但如果说中国历史有哪个时代不忍为人,它一定是唐末、五代。
公元883年,与所有昏聩的君主一样,唐僖宗漠视生灵涂炭,他的国家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在久攻陈州无果的情况下,已将河南境内能抢的钱粮劫掠殆尽。为了让兵士继续为他卖命,他决定抓百姓充作“粮食”。黄巢命令把活人扔进石磨,连同骨头一起舂碎,供给粮食的部门此时称为“舂磨寨”。一年后黄巢兵败被杀,他的同党秦宗权接管部队,而此人更加残暴。如果军队出征前没来得及转运粮食,秦宗权就下令把死尸用盐腌制,装上车随军出行。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百姓无一幸免,因此出现了千里远望不见烟火的悲惨场面。
公元887年,肆虐中原的秦宗权兵力十倍于另一位军阀朱全忠,而令他羞耻的是,他怎么也打不赢自己的敌人。朱全忠并不是什么道德高尚之辈,但他此时还未泯灭最后一丝人性,还有其他队伍愿意与其合作。
秦氏政权在公元888年底被剪灭,而唐末的“食人”虐行却被保留到了随后而来的五代,直到北宋建立才画上句号。继黄巢、秦宗权、李罕之等唐末节度使之后,闽王王延政,后汉赵思绾也加入食人军阀行列,为私欲肆意践踏人伦底线。作为他们利益集团的帮凶——团队成员经常只能靠食尸换取明天。这应该是唯一比殒命沙场更可怕的选择。如果团队的领导是践踏道德的能手,如果团队利益要靠压榨人性换取,一定要在获悉的第一时间逃离。此类队伍的怨念太深,走晚了很可能会受到波及。
在商业环境中,寻求利益作为人们加入的原因不可避免。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团队领导者习惯于用道德换取财富,甚至会对自己因此而来的成绩沾沾自喜,慷慨陈词,而这一部分人也通常兼具前两种团队志大才疏与深闭固拒的特点。他们行为的龌龊程度与实际效果有时堪比“食人”。而作为其团队的一份子,如果不及时警醒就极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覆灭淹没其中。在上述三类团队中,如果遇到第一类可伺机调配;如遇第二类要敬而远之;如遇第三类则建议全身远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