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逢有多期待,在离别时就会有多不舍。但是离别却比相遇多一次,也同样更快一些。
北京,一座被红墙包围的古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几代皇城的所在地,满目的红城墙,金穹顶都是故时繁华昌盛的象征。想象着古时,春光明媚,清风吹拂;马车穿城,皇帝出访,浩浩荡荡的阵势,在满城百姓敬畏好奇的目光之下徐徐前行;护城河围绕着整座城,水流湍湍地流动着,哺育这一城的百姓。
故宫门前的红墙来一个地方,总想要了解一座城最深处的记忆,关于她的起源和发展;过去和现在。于是,总要走走历史的路线,看看属于一个民族的瑰宝。城市,吸引人的,在我眼里不是一座座的地标性建筑,而是那坐标后面一段段的历史,一个个的故事。颐和园,天坛,圆明园,我想看看历史书里出现过的景色,看看那些历来被称颂的文物古迹,用心感受古人的故事。古时的建筑在今日的科技发展之下看来都是那般恢宏,那般吸引人。我们到达心中的向往之地也并不是为了拍下一些游客照,然后在朋友圈,在微博里晒一晒,证明我到过这个地方,而且还到此一游,而是为了真正地了解一座城市,然后让一座城市里的回忆在心中鲜活深刻。
想要再见首都不知从何时起,所到之地,都要打卡博物馆。博物馆,在我心里是一个民族历史最好的见证,从原始时代慢慢穿越走向现代,古时的农耕文明到现在的繁荣与复兴。见到了剔透的玉如意,见到了人面陶具,见到了三星堆出土的面具,见到了北京人头盖骨,见到了金缕玉衣,也好像有的东西亲眼所见,会比想象中的少一点什么,大概因为心中早已幻想千遍,并给她配备了一个恢弘的背景。感动于一对爷爷和孙女,在博物馆里看某展品,爷爷看着是个老学者,对于展品总能说上好多,然后孙女豆蔻年华,静静听爷爷讲着,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渴望和欣喜,仿佛是与文物初次相逢,有请其多多关照之情,也有久别重逢的快乐。我想这种快乐,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自豪,可能要真正热爱,才会真的欣喜。
里面的小人儿有点像小王子的影子,我把它叫做在月亮船上看星星。随着去过的地方开始变多,也渐渐地开始感动中国的疆域辽阔,幅员辽阔,体验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感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要行走在路上”这句话该是正确的,我们不该只有自己的世界,心中更该有外面的更辽阔的世界,牢记“向外走,我们不仅是探索世界,更是探索自己。”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地点,未知的自己。
北京,是帝都的魔力罢,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人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北漂,是一个心酸却又动人的词,蜗居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从燕郊郊区到北京城区的地铁,一天天漂泊的旅程,相同的路程,拥挤的人流,也许是焦虑的,也许是艰辛的,但是为了内心深处的梦想,背水一战,也痛并快乐着。北京,无限可能,无限魅力,给了我们的一种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她有你所需的资源,所需的希望,她作为北京政治,经济,科技等的中心,她能给你提供更好的东西。超越山丘,我为了来见你,见你的繁华与温度。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总是我们仰头深情瞩目,心生自豪的地方。
北京天安门的夜景,去了北京很多次之后,终于梦想成真。最近刷知乎,有网友说,求推荐北京城凌晨两点的景点。一座城市,凌晨两点也许是最反应一座城市特质的时刻,安静,寂寥,睡着了等待黎明的厚积薄发。富庶与繁华的灯红酒绿;边缘的落后与差异化。不过也开始渐渐接受,不是一座城市,所有的都只是繁华,她也会有差异化的地区。况且无限喜欢一座城市,是因为心有所寄,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因为梦想。
海棠花开北京,不知道何时会再相逢,在川流不息和人来人往之中,再赏你的繁华与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