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重新看了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很畅销,但以前怎么也看不明白。
现在重新看了一遍,有了点新的认识。作者是罗伯特·清崎,美国人。他在小的时候,影响他观念的有两个爸爸。一个是自己的亲爸,亲爸是一位高材生,公务员。另一位是同学的爸爸,书读得并不多,一位做生意的商人。
他们的理财观念不一样,因此命运也不同,给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公务员爸爸一直拿着优厚的工资,享受优厚的待遇,但是却没有多余的收入,也常陷入经济危机,所以作者视为穷爸爸。同学马克的爸爸拥有自己的商店,拥有自己的资产,本地区最富有的人,可以过有钱有闲的生活,所以作者视为富爸爸。
罗伯特·清崎刚开始和他的同学马克到富爸爸的小店里面去打工,富爸爸给到他们一定的小时工资。
两人没干多久就抱怨了。他俩觉得又机械又无聊,又见不到富爸爸,觉得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两人开始抗议。
因为他俩的好奇及好学吧,或者富爸爸觉得他俩是可塑之材,给他们讲了一些理念,包括什么叫资本、现金流等。
并告诉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挣薪水,而是要去关注工作本身,并且不再发工资给他俩。
我也知道换了是我,不发工资我不干。毕竟孩子们是勇者无惧吧。
他俩在向富爸爸学习的过程中,把关注点改变以后,让他俩找到了一个商机。
他俩把店里不要的、废弃的、带有卡通漫画的图书利用了起来,并且在地下室弄了个小小的图书借阅室,服务对象就是小区里的孩子们。细节就不说了,这两个孩子还做得有模有样的。
但是我们佩服的是这孩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我们,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观念不同。
02
然后我想起了以前在酒店工作时,有一位同事,他发现酒店及其他大厦,到一定的阶段会清洗外墙及消杀工作。于是他后来辞职,组织了一帮人,成立了一个家政公司,也承接清洗外墙等业务。
有两位男女同事,是双职工,都在酒店管家部工作。夫妻俩在工作中学会了洗烫一套绝活。老婆在家带孩子期间,开了家洗烫店,利用所学的绝活,并承接了一些旅店的布草洗涤业务。夫妻俩也很快发家致富起来。
包括后来这两个孩子长大后出去打工,他们打工是带着目的去的。他们勿须成为该公司的专业人才,他们的思维与众不同。
罗伯特·清崎后来几次创业,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这本书也是作者的倾囊相授。作者也一定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此书,有理财的观念,能够摆脱贫穷的思想。就像穷爸爸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而富爸爸认为“贫穷是万恶之源”。
人都是有潜力的。一旦观念改变,心态自然不同,境遇也会有所改变。
03
所以当他们关注工作本身的时候,他们就能看到、接收到不一样的信息。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给人的感悟有许多,但我今天只讲这一点点。相信每位朋友都有自己的不同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