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足一模,温故知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立足一模,温故知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作者: 杨_大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12:37 被阅读0次

    1、 课标分析

      (一)这一专题的课程内容标准为: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2、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这一专题的教学活动建议为: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三)从课标的内容来看,除了要求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事件之外,还要分析其影响。其中,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具有社会转型的作用,三个历史事件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为了突出这些事件的作用,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便于学生学习和加深理解。

    2、 教材解读

      (一)从专题名称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这是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推翻封建专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扩张的含义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增多,地域范围更广。

      (二)从专题内容看:这一专题一共分为3课,沙皇俄国的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一定的关系。这3课都可以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以突出历史事件的不同点和相互关系。

    三、学情分析

    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够区分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对比、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在复习课上构建知识框架相对比较容易。由于经过长时期的专业知识的熏陶,初三学生具备接受专业历史知识的素养,如讨论学术界的热点知识,有争议、讨论性较大的知识等。

    四、近三年中考分析

    (一)从2016至2018年,这一专题的内容,中考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2016、2017年昆明市考查的内容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2018年考查林肯的贡献,但正确选项中有解放黑奴的知识点。可见美国内战非常重要。2017年云南省中考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近三年没有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但我们在备考时不能放弃这些知识点。

    (二)虽然近三年的昆明市或云南省的中考题,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这一部分的内容。但我们在备考时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历史事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告诫我们,复习主干知识的重要性和不放弃任何知识点的必要性。此外,在复习这一专题时,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

    五、教学目标

    (一)通过表格对比,落实主干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之睛,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不断扩张版图,维护国家统一,世界范围来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增多,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张。借此初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通过中日对比,以《海国图志》一书贯穿其中,揭示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初步探索中日近代化成败原因,告诫学生读书的重要性,激荡学生的历史情感,初步培养家国情怀。

    (三)通过解读材料,提升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六、重难点

    (一)重点:第一部分通过表格落实主干知识,第三部分解读材料培养提取材料信息能力

    (二)难点:第二部分,中日对比揭示不同国运

    七、设计意图

    (一)设计意图源于官渡区一模质量分析会中各位同行归纳的学生在考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1、历史主干知识掌握不达标,2、提取材料信息能力不达标, 3、专有名词、历史术语使用不规范,4、答题不规范。立足这些问题,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

    (二)第一部分,纵向对比,落实主干知识,学生对同一国家不同历史事件的区分能力参差不齐,通过对比,不仅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些事件,还能加强学生的记忆,落实主干知识。第二部分,横向对比,揭示不同国运,利用《海国图志》一书,通过对同一时期中日近代化方式及其结果的对比,尤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对比,反思历史,吸取教训。第三部分,解读材料,加深历史认识,引用材料让学生讨论、思考一些史学界讨论的热点,初步培养学生史证意识,提升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四部分,以它为鉴,做到规范答题,通过不同答题卡的展示,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的答题布局,做到规范答题。

    八、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陈述:这是官渡一模的第19题,我相信大家还记得。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这一题整个官渡区选对的人44%,不到一半,很多同学错选了A。这一题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未能区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主干知识不达标。

    教师陈述:同学们在一模历史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主干知识不达标,提取材料信息能力不达标,专有名词、历史术语使用不规范和答题不规范。今天,我们立足这些问题,来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正课

    教师陈述: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的历史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请大家思考:1、英、美、法分别通过什么事件(革命、战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俄国、日本分别通过什么事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随着俄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美国领土的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增多,地域更为广泛。

    (一)纵向对比,落实主干知识

    教师陈述:纵向对比,是指在同一个国家,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它能让我们区分不同点,更好地落实主干知识。请同学们重温课文,完成学案上的三个表格,时间为6分钟。(教师进行随机分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表格)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做练习题,教师提问

    寄语:对比学习历史,落实主干知识

    (2) 横向对比,揭示不同国运

    教师陈述:横向对比,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对比。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国家很特殊,随着列强的侵略,他开始不断探索,追赶世界潮流,但过程却异常艰辛,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在近代中国追赶世界潮流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比如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

    材料一  战争的失败使魏源大为震动,他开始全力研究“御敌之策”,最终于1842年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海国图志》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以前可没有这样的书,整个亚洲也没有! 

    ——根据网络、书籍资料整理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思考: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2、“师夷长技以制夷”在19世纪60年代以来被哪次运动实践?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洋务运动实践了《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幕府认为书中内容会引起日本国民的羡慕,从而不利于幕府的统治,所以要禁止。但《海国图志》太有趣了,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加上日本人本来就认识很多汉字,所以很多日本贵族捧着《海国图志》中文版也读的津津有味。不久之后,《海国图志》又从日本贵族圈流行到日本民间,越传越火,幕府根本禁不住!后来,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政权交给了天皇,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

    材料二  尽管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海国图志》对于德川幕府末期不了解世界形势的日本人来说,简直是天赐的宝书,它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的重要启蒙读物。这部书打开了日本人的眼界,给予要求抵御外敌、革新内政的维新志士以启迪,从而也推动了明治维新。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P36—39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二,思考:1、根据材料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否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中国的洋务运动早于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统治危机。后来中日两国进行了一场较量——甲午中日战争(如右图),这场战争也是两国近代化的较量。请大家观察右边这幅图,思考:1、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哪一条约?2、条约签订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人物进行了什么探索?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也是史学界对比的热点。这两个改革有很多的共同点,改革的原因相同——面临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深,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同的国运。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开始对外侵略;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成为被侵略的对象,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才摆脱日本侵略者。

    教师陈述:这一个题(详见PPT)给我们揭示了明治维新成功和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些原因,但原因不止于此。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从《海国图志》在中日的不同遭遇中可以给我们很多反思。(请学生阅读材料三)近代早期,国人夜郎自大,鄙视他国文化,闭幕塞听,不了解世界局势,很快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反观善于学习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思考: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材料三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产物,在甲午战争前,它在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引起反响。但《海国图志》在日本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用现在的话说是“秒售”。甲午战后,有日本人来中国找寻此本“奇书”没找到令他非常惊愕!

                                              ——根据网络书籍资料整理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做练习题,教师提问

    寄语:关注中外历史的联系,能更好的构建知识框架,认真读书真的很重要

    (3) 解读材料,加深历史认识

    教师陈述: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属于历史专有名字,写错字就不得分。除此之外,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在考试中也非常关键。

    材料一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解放(自由)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的份地。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奴可以赎买份地并缴付赎金。农奴生活在村社里,受地主和政府控制。

    ——教材P105

    请大家阅读材料一,思考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奴、地主、资产阶级工厂主你有什么感受?依据是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角色扮演,告诉我们利用材料的重要性。

    教师陈述:农奴制改革还产生了一些深远影响。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但是农民处境更加艰辛。改革中没有实际收获的农民不久便掀起了一股农民运动风潮,这直接威胁到了沙皇专制统治。农民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是俄国现代化缓慢的一大原因。

                    ——毛倩《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民问题解决方案评析》

    阅读材料二,思考:指出亚历山大废除农奴制是为了维护谁的利益?农民问题没解决好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同样,林肯与奴隶制也是我们讨论的热点。

    材料三 

        1862年8月22日,林肯在一封公开信中说:“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们拯救联邦而不解决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

    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9月22日,林肯择时打出最后一张牌——废奴,并在内阁会议上宣读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它不适用于留在联邦内的奴隶州)。

                  ——余志森《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载《文汇报》

    根据材料三,思考:林肯废除奴隶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南方落后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材料题是我们学生的一大痛处,但是,利用材料可以找出答案,当问题中有“指出、归纳、概括”这些词语时,就是我们需要认真阅读材料的信号。

    寄语:利用材料可以加深认识,利用材料可以找出答案

    (4) 以他为鉴,做到规范答题

    教师陈述:答题卡的情况,也会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很遗憾,右图答题卡的所有者,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及格。观察两张答题卡,你认为它们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改进意见?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这个学生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观察答题卡(见右图),你认为它有什么优点?结合自己区一模答题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规范答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复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这一专题,希望大家能够温故知新。结合我们每一个学生一模的成绩,希望大家能够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以便改进,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足一模,温故知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jy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