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章有4000多字,挺长,如果你已经点进来,请你一定要看完。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一个和我一样热爱文字的人,用心写的,我在修改的时候,实在不忍心删减!每句话都是她的肺腑之言,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启发!
从未想过,自己居然开始准备写一本书了。
你没看错,我,一个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已经想好了自己第一本书的书名《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而就在几个月前,我连想都不敢想。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我迄今和她还没有见过面,她就是我的写作老师维忆老师。
其实,我三年前就经朋友介绍关注了维忆老师。
当时就被她对写作的笃定和热情感染了,但我一直躲在角落默默关注她,不夸张的说,她在朋友圈的一举一动都被我尽收眼底。
就在前不久,我离开职场后,一度非常迷茫和徘徊,心里面特别恐慌、害怕。害怕从此与社会脱轨,害怕从此将自己荒废,害怕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说白了,就是放不下过去,也担心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在维忆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了自由书写陪伴营的招募。
当时我只看了一眼招募内容,心里就有个声音呼喊着我报名参加。
而且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参加完第1期自由书写陪伴营后后,我毅然决然的报了第2期,第2期结束后接着报了老师的写作私房课,收获可谓盆满钵满,感悟深刻。
而且我还特别庆幸地抢到了老师内测版的100天日更写作陪伴营的1个名额,五一后就正式开始跟着老师日更100天,相信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悟。
那跟着她学习了3个月,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01
原来文字被看见和肯定可以唤醒我的作家梦
从自由书写陪伴营到写作私教课,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写的文章字数共约31000字左右。
这个数字真的惊到我了,相信所有和我一样热爱文字的人,都能懂我看到这个数字的心理,而这样的坚持和成长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从此以后,我就认准了写作,认准了维忆老师,踏破铁鞋要找的明灯原来就在眼前。
参加自由书写之前,我并不是与文字彻底分离的,自己会时不时写点东西,常常会写到一半思路罢工了,停笔左思右想才又记起几个字,文章质量且不谈,写的过程痛苦得不言而喻了。
在两期的自由书写中,我明显感受到自已本身的一个变化:提起笔行云流水,能做到尽情挥洒。
而且,我还养成了随时做记录的习惯,这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素材积累。每去到一个新地方、遇到新鲜事、看到感兴趣的人和物、又或心里对某事产生困惑时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
不分场合和地点记录,思路涌上来时忘乎所以,及时提起笔把所想记录下来,我习惯手稿,实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手机或电脑码字。
记得印象深刻的一次,那是腊月的一天,正坐在火炉旁边与母亲聊着家常,正聊得热火朝天时,我想到一个选题,赶紧给母亲打个招呼将聊天暂停。当时写的一篇是女儿远嫁的文章,真人真事,邻居家女儿远嫁的故事。
还有一次,我与闺蜜因为某事意见不合闹得不可开交,她在一边独自暗伤,我在一边房间关门生气,就像孩子谁都不让着谁。生气的我想尽快打破僵局,我想到的方式是写,用文字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歉意,写好后发给闺蜜,两颗受伤的心就这样彼此得到了抚慰。
当然,在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于我而言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写的过程中过多担心,会担心自已写不好,总是会被这个点卡住。二是写好的文章自已无从去改。
在我挣扎于这些问题时,维忆老师鼓励我:与其担心自己写不好,不如行动起来,早一点失败,才能早一点成功。最关键要敢写,要坚持去写,要允许自己写出最烂的文字,写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初为写作者有时真的是操之过急,疑虑太多。我所存在的问题在维忆老师的课上都一一得以解决,同时老师还一对一的帮助修改文章,针对文章的结构、内容都会帮助打磨,直至打造出一篇相对完美的文章。
和维忆老师相处,让我感觉到自已不是一个孤独的孩子,特别亲近,整个人被爱拥抱,我不仅得到鼓励,我的文字更得以尊重和认可,从而让我越发无拘无束的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我感受到了与文字相伴的快乐,一个个人生故事不断浮现在脑海,有了想写成一本书的冲动,不,确切的说是我的作家梦被唤醒了。
想想自已肯定是被天使吻过的幸运儿,如果当时内心没有书写的想法,如果当时没有看到维忆老师的招募信息,如果没有选择坚持跟着老师学习写作,那么我的写作梦也只能注定永远成为梦了。
02
跟着有经验的人少走弯路
刚踏入写作领域,每个写作新手在写作过程中都难免会踩坑,特别像我这样的小白写作时会踩到不少的坑。掉进坑是兵家常事:要学会了才开始写、没有目标和计划、半途而废,这些坑会成为自己写作路上的绊脚石。
参加了维忆老师的写作私教课,我能及时觉察自己是否掉坑了,而且也懂得如何尽快跳出坑。我将自己的收获总结了3点分享给你:
1、要系统的学习写作技巧。
没有系统的学习写作技巧同样能写出文章,只是写出来的会不免遇到诸多问题,如点赞率低、不能与大众产生共鸣、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等。而系统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在正确的路上快步走。
2、持续输入。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输出是井,输入是水,没有水的注入,总有一天井会变成枯井。维忆老师在课上说过没有输入的人会有一天枯竭,枯竭的人是没有灵感的,写作之人除了技能外还讲究的是灵感,没有了灵感怎能写出有灵魂的文字?
3、定位。
定位有利于明确写作方向,避免盲目写作。曾经我也很迷茫,但在听完第三课后感觉从深渊爬上来了,维忆老师说,目前不能定位的、不清楚聚焦什么的可以先坚持写,在写的过程中再去摸索自己能够持续输出的、读者愿意看的,定位自然就会出现了。
当然,我的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
除了课程,维忆老师还会亲自答疑,答疑课不仅精彩、有代入感,而且更是干货满满。我一般不太会提问题,但是每次线上答疑我都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收获。
有一次答疑课上,维忆老师就大家对选题的疑虑,现场举例教大家切选题,一个接一个的实例详细讲解,强调要从日常生活中去有一些觉察和思考,一定要深度去挖掘。
对于学员的每一次作业,维忆老师从不戴有色眼镜的对待,不会因为写得好点一味吹嘘奉承,也不会因为基础薄弱大肆批评。
对所存在的问题除了认真指出外,还会在私底下和我们沟通,起初我内心是有几分惧怕维忆老师的,担心她会笑话我的文章,结果真的是我多想了,维忆老师给予更多的是鼓励和肯定。
以前,看到各大平台上好的自媒体文章羡慕不已,认为它离自己很遥远,对于它的写作结构、选题方式完全一概不知,写自媒体文章成为奢望。现在,可以按照自媒体文章的结构完整写出一篇自媒体文章,自己都觉得是一件神奇的事。
人们常会说:无师自通。这大概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吧,关于写作,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要想系统、规范的学习写作是需要跟着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的。
03
从只言片语到有心写书
其实每一个爱好写作的人都有一个作家梦,只是在敢写或不敢写,去写或不去写的路上徘徊中。
之前我属于不敢写的那一类,不清楚如何下笔,不懂得怎样去列大纲,想主题,构思全书,平时虽然会写些小文章,但提及到写书还是十分惧怕的。
私教课上的写书环节让我看到了希望,对写书不再望尘莫及,顿时感觉自己很久以前种下的写书种子一下子从种子长成了茁壮的小树,正向参天大树长去,我信心满满的跟着维忆老师的节奏给自己想要写的书列了大纲,取了书名,各章节的目录排列清晰,虽然内容还未填进去,但我仿佛看到了那本书。
看着自已列的写书提纲,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不可置信,脑海里冒出了许多个为什么。为什么一下子就有了书名?为什么会有素材而写?为什么拖到今天才发现写书离自已如此近?
摇晃迷糊片刻的脑袋,清醒了不少,理清思路,一切都是有源头的,也都是顺其自然的。从记事起,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人生故事,只要想写都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关键是自已亲身亲历,笔下的故事不会干巴,反倒是有血有肉、不缺生动。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写,什么时候能唤醒作家梦,唯心的说要看自已的机缘,本质的概括就是要看自已对写作的爱好程度、对写作的领悟、是否属于行动派而非只想不写,同时还有关键的一点是遇到唤醒自已作家梦的人或物,可以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是一堂知名的写作课,等等。
我是从初中就喜欢写作的,应该是从那时种下了作家的种子,这么多年由于各种原因未真正考虑过写书,成为作家,可是在跟维忆老师学习了几个月后,由心而发的想出人生第一本书。
正是因为有了维忆老师的助力,我终于有了将心中期盼已久的那段故事编写成书的计划,同时,内心深处就想用文字来纪念我生命中珍贵的情感和记录当下的心情,期待与同频共振的伙伴们分享书中那份真挚的感情和感情碰撞中的喜悦、快乐。
我的这第一本书听起似乎有些肉麻,书名为《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主题是闺蜜情。走过了岁月的36个年头,有欢乐,有难过,有牵挂,有不舍。自己的这么些年,经历过亲人离世的悲痛,经历过职场的腥风血雨,经历过离职的无助和迷茫,一路上不离不弃的有陪伴我23年的闺蜜,我们的友情值得我珍惜和炫耀。
这份感情感动过我无数次,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因此我下定决心把我们的友情故事写成一本书,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回忆一起走过生活的点点滴滴,把友情的这份美好、这份爱传递给更多人。
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写到:有些人把梦想变成现实,有些人把现实变成了梦想。关键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你的梦想做了什么?
从三言两语到能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从一个写作小白到想成为作家,太多的感恩,感恩写作路上的贵人维忆老师,感恩老师助我唤醒我的写作梦,用力让梦不再是梦,奋力将其变成了现实。
网友评论